半岛体育app3月4日-3月13日,全国两会在北京盛大召开。今年两会期间,关于氢能产业的提案火遍了全网。一方面,随着氢能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参与进来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越来越多,而氢能产业的前景广阔,在积累较多示范经验的情况下,各代表踊跃谏言献策;另一方面,两会期间大量媒体对氢能产业相关代表进行了采访,使得今年氢能相关提案更多的被公布出来,同时产业内外媒体及官媒对氢能提案都进行了大量的报道。
据氢云链统计,全国两会期间有43位代表为全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谏言献策,其中加强氢能产业监管体系及标准、强化绿氢政策、强化顶层规划、城市群扩容等呼声最高,多名代表建议出台国家级加氢站管理办法、明确氢能的能源领域等,而在绿氢方面,有超过10名代表建议应加强对绿氢的扶持政策。
1、建议扩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将经济基础好、氢源丰富、产业配套基础好的地区纳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先行先试,推广燃料电池汽车,建立覆盖城市群的低碳、清洁交通体系,用规模化带动高质量、低成本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
2、建议探索多元化氢源供给模式,统筹经济性和供应能力,保障氢能产业发展初期需求,满足多元化应用场景需求。
3、建议建议取消须在化工园区内制氢的限制,支持非化工园区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的发展。同时,出台国家层面加氢站审批管理办法,优化相关审批、建设、验收流程,形成从项目立项到经营许可及监督管理全过程的审批办法。制定加氢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补助办法,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4、建议推进绿色金融创新试点先行先试,设立氢能产业基金,支持壮大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发展。同时,支持产业链相关企业开展碳汇交易试点,搭建碳交易结算平台或运行机制。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关于加快能源消费侧绿色低碳转型的提案》
1、建议加快推动重点用能领域清洁替代,深入推进工业、交通、建筑领域电能替代,大力开展氢能多元化示范应用,组织实施工业园区用能系统再造专项行动,开展一体化供用能方案设计,推广综合能源站、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微网等绿色高效供用能模式等。
2、聚焦新型电力系统、新型储能、氢能与燃料电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能源系统安全等重点和急需领域,探索赛马挂帅等新型组织模式,做强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体系。完善现有创新平台的进入退出和运行管理机制。
住川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支持两江新区天府新区合力打造成渝地区产业合作旗舰的提案》
建议支持两个新区合力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议国家发改委从国家规划顶层设计、政策倾斜支持等多维度,支持两个国家级新区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世界级产业集群,帮助解决龙头整车企业发展所需产能问题,支持两地共同入选国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
1、建议加强支持绿氢发展的政策供给,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保障产业发展的双重作用。加强支持绿氢发展的政策供给,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保障产业发展的双重作用。
3、建议开展绿氢产业链试点示范与推广,全面推进绿氢应用场景多元化。一是支持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多种能源互补的地区开展绿氢生产,保障电力稳定供应,并就近开展氢储存、氢化工等项目示范,制定绿电制氢价格优惠政策,充分运用碳税、碳排放交易机制,降氢成本。二是明确相关职能部门管理边界,加强协作,支持加氢站建设,探索建设油气氢电能源综合站。借鉴纯电动汽车发展模式,建立阶段性价格补贴机制,积极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使用。三是加快大容量、长距离输氢管道规划建设,开展天然气管网输氢经济性研究,降低运输成本,推进天然气掺氢供能供暖试验,进一步拓展用氢场景。
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继续保持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经取得的产业优势地位。聚焦全固态电池、绿色氢能、智慧能源与V2G技术等,建立新能源交叉学科、从基础层次进行原始创新,力争涌现出颠覆性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促进氢能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
建议进一步加强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促进氢能、储能、核能、智慧能源等新兴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与国外相关优势单位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发中心,通过技术合作与经验借鉴,主动融入全球清洁能源技术创新网络。
建议:一是以先立后破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坚持多元能源供给体系,优先发展和利用可再生能源,适度发展天然气、核能等低碳能源。着眼煤电基础性作用,推动煤电减碳增效。针对我国工业副产氢气多和可再生能源制氢潜力大的特点,抓紧落实国家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全国人大代表、新乡市长魏建平:支持河南建设国家氢能源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新能源整车项目
希望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科研攻关支持力度,支持河南建设国家氢能源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和新能源整车项目,新乡市将立足实际,放大优势,充分发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的探索作用,为河南乃至全国氢能产业发展作出新乡贡献,全力打造全国氢能产业高地。
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青海省委会主委王昆:建议氢能源列车落地青藏高原,打造低碳天路
1、建议推进中国氢能源列车落地青藏高原,可以借鉴已投入使用的氢能源列车先进技术和成功经验,完善国产氢能机车代替目前内燃机车,推进中国氢能机车应用范围。
2、建议推动青藏公路交通工具绿色转型,可以大力发展氢能源汽车与电动汽车。
3、建议要以建设绿色低碳天路为契机,整体推动青藏高原氢能源产业发展,如辐射和带动天路沿线主要城镇氢能源市域列车、氢能源巴士的推广应用,推动青藏高原地区氢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支持保定氢廊道建设,将其纳入国家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战略布局,统一规划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加氢站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氢能源供应网络。同时,在具有产业基础和推广积极性高的重点区域,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示范试点。加快打造氢能重卡示范应用场景,在保定市和北京大兴区谋划绿色物流氢能高速,从而构建京津冀氢廊道示范场景。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杨智:《关于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建议》
建议围绕智能化、网联化和低碳化,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以智能化、网联化技术为引擎,推动电动化支撑共享化,促进产业在电驱动、氢燃料、智能网联、移动出行等领域协同布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建议支持青山区创建全球氢能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议国家在武汉市青山区打造全球氢能产业模范实践区域,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为全国乃至全球发展清洁能源提供示范效应,可在青山组建氢能产业创新中心、创办氢能应用技术学院、建立氢能产业基金等。
建议国家层面将临汾列为绿色运输试点城市,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临汾推进绿色运输改革工作,为北方同类型城市科学全面治污提供借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党委委员、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史浩飞:从国家层面明确监管主体部门
1、加强培育优势科技力量,高质量推动氢气作为能源使用时在制、储、运、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性。
2、从国家层面明确监管主体部门,建立健全行业监管体系和标准体系,细化氢能相关设施建设管理审批流程,放宽用地性质限制。
3、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区分氢的工业属性和能源属性,在以能源方式利用时,参照天然气管理模式,将氢气纳入能源管理范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兼齐鲁分公司代表、党委书记韩峰: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
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围绕氢能全产业链,从国家层面统筹产、学、研联合攻关,推动氢能从制取、储运到应用全产业链技术提升和突破。多培育用氢的场景,超前加大加氢站、氢燃料电池等基础设施布局,有序推动煤、油、气等化石原料及燃料合理替代。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代表、东岳集团首席科学家张永明:《建设太阳能氢能一体化新能源体系》
1、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立高效合理的太阳能氢能耦合体系。建立这个体系,就要完成电网耦合、局域存储、电解制氢、低价储运、高效用氢一体化系统,实现全国与区域范围内光氢能源循环,完成以氢技术为核心的现代工业、交通与可再生农业系统,推动动力能源、储备电源、移动能源等关键新能源技术快速发展。
2、进一步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要推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强化产学研深度合作,把高校的人才资源引入到企业,助力企业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执行董事、党委书记张庆生:加快统筹建设氢能标准体系,加强绿氢产业顶层设计
1、进一步优化国内氢能产业链布局结构,延续氢能交通领域支持政策,同时重点推动绿氢在工业应用方面有关鼓励及支持政策的出台;
2、加快统筹建设氢能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氢能在船舶、机车等重型交通,冶金、化工等工业脱碳,储能、发电等能源电力领域标准规范覆盖,加快明确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政府监管体系,有效发挥政府和政策引导作用,进一步拓展氢能应用场景。进一步明确氢能产业链制储运用各环节的管理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统一高效的氢能项目审批管理制度。
3、加快氢能交通产业链发展,一是明确支持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明确支持加油站依法依规开展加氢站、充电站、换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将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满足多元化补能需求;二是进一步规范加氢站建设和管理优化流程,在国家部委层面明确归口管理部门,与加油站、加气站归口管理部门保持一致,加快制定规划、报建、竣工验收、经营许可全流程的管理办法,引导地方制定审批流程;三是进一步加快氢能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形成多样化的氢能交通应用场景。4、加快绿氢产业链发展,加强绿氢产业顶层设计,从国家层面规划一批绿电制氢、储氢、用氢重大工程,有序推动绿氢在交通、储能、发电、工业等领域应用;加速推进氢能产业化集群建设,形成一批供氢中心、氢能装备制造中心、用氢示范群。加速绿氢产业链国产化替代和示范,完善碳标签制度和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完善氢能行业规范、制度法规框架体系以及技术规范,形成统一行业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建议根据氢燃料电池发电成本厘定上网电价
1、建议由价格主管部门根据氢燃料电池的发电成本,尽快厘定上网电价,高于各地标杆电价部分,由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给予补贴。具体政策可参照目前光热发电的政策,实行项目总量控制,并逐步扩大规模,逐步降低补贴强度。
2、建议尽快制定燃料电池并网发电管理制度。借鉴早期扶持风、光发电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相关制度流程、标准规范,提前出台相应政策,激发产业潜能。
3、建议尽快完善关于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的扶持政策,鼓励燃料电池发电项目积极配套热电联供系统,提高系统效率和经济性。
全国人大代表、潮州三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研究院院长邱基华:支持陶瓷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是关于支持陶瓷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建议,陶瓷燃料电池能同时实现传统化石能源和氢能的绿色低碳高效应用,可助力国家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二是关于支持先进陶瓷材料产业发展的建议。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恒基兆业集团主席、香港中华煤气有限公司主席李家杰:《关于加快推动天然气管道掺氢试点及促进天然气掺氢利用的提案》
1、建议可将香港已成熟使用的天然气掺氢经验引入内地,在内地进行试点推广;
2、我国应制定氢气管道输送专项规划,加快制定天然气掺氢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加大对天然气掺氢产业链的补贴及金融支持,加强政产学研用的合作及人才培养,推进天然气管道掺氢的示范城市和试点项目等。
全国人大代表、富丽(香港)国际集团董事长蔡培辉:建设西部与粤港澳大湾区联动高质量绿氢大走廊
1、成立国家级绿氢大走廊专班。通过碳金融赋能氢能运营和技术创新,出台实施相关财政补助、绿色金融协调政策,推动绿色金融在粤港澳大湾区氢能走廊落地。鼓励与香港、澳门对接,发行国际绿色债,获取低成本国际的资金。鼓励氢能相关企业对接中国人民银行的央行碳减排直接融资工具,将氢能运营相关产业运营场景产生的碳减排量开发成国家认可的自愿碳减排核证量,帮助运用示范企业获取更多的碳资产减排收益。
2、依托现有的广东省燃料电池城市群示范推广为基础,以佛山、广州为制造业基地,重点推动技术突破、产业成链、示范推广、设施配套、开放协同和科普教育,着力实施加氢站建设、氢源保障、示范推广、平台搭建、招商引资等行动计划,将氢能源产业培育成为当地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柱,建设成为全国领先的氢能源产业示范城市和集聚高地。
3、依托湛江市、潮州市沿海风电和石化产业优势,加快培育可再生能源制氢、热化学制氢等制氢技术和装备制造产业,积极引进高密度储氢装备制造企业,形成氢能制储运产业集聚发展态势,提前布局制氢、储能、海洋牧场、海洋能、能源工业互联网、综合能源岛和海洋旅游等海上风电延伸新兴产业,积极引进漂浮式海上风机基础平台、漂浮式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及海上制氢综合开发、海上风电能源岛等应用示范项目。
4、依托惠州石化产业优势,开展石化产业副产氢的经济利用。依托肇庆、韶关等地方矿山、冶炼等产业生态,积极开展绿色矿山治理、鼓励推广油改电、油改氢重载运输卡车。依托香港国际港口优势,谋划加氢基础设施试点建设,支持大型港区打造氢能绿色零碳港口。
全国人大代表、河钢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王兰玉:鼓励氢冶金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应用,保障优质低碳铁素资源供给
建议:一是优化产能置换政策,鼓励氢冶金工程的探索性研究实施;二是开展氢冶金技术重大专项研发,设立氢冶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三是完善氢冶金技术的相关标准规范,做好氢冶金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四是开发氢冶金项目科学、系统的降碳量化方法,鼓励氢冶金降碳产品的交易及低息贷款;五是制定支持氢冶金产业发展的金融补贴政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关于双碳目标下推动我国全球领先的高温气冷堆技术持续创新发展》
希望国家加大科技研发资金投入,支持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深入开展高温气冷堆在高温热源供应、退役煤电替代、内陆核电突破、绿氢高温制备、海水淡化等不同场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更好提供各类绿色低碳解决方案。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郭建增:建议国家进一步扶持绿氢制备产业,大力发展绿氢装备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国华:构建铂族贵金属产业的战略高地
利用长三角资源,构建铂族贵金属产业的战略高地,全方位拓展铂族新材料的应用场景、回收再利用的环保场景、租赁融资的金融场景,以需求带动供给,保证产业链整体安全。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悦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乃文:《关于建设海上综合能源岛 打造长三角地区绿色能源供给基地的建议》
1、建议国家和省级发改、能源、科技等部门分别立项支持,国土规划、生态环保等主管部门给予相应支持,并由盐城市作为主体统筹竞配东沙岛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海上光伏建设指标,用于先行先试区建设,并实现减排2000万吨以上。设长三角海上电氢耦合规模化示范和绿氢基地。建设10吉瓦大规模海上风光电中高压离网制氢系统,以降低多次逆变造成的电力损耗。
2、建设50公里左右氢管网,以减少建设海底电缆成本,并提高能量输送效率。
3、建设海洋可再生能源试验场,以海上风电、漂浮式光伏、海上全直流电力系统、配套储能系统,建设海上风电耦合电解海水制氢的海洋可再生能源规模化示范和绿氢生产基地。
全国政协委员、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关于加快制定、实施商用车碳积分管理办法的提案》
商用车碳积分的推出将会驱动各大整车厂的新能源化转型,从而辐射到商用车的全产业链。作为具有生产和服务属性的商用车,对电气化的零部件需求更大,对于充换电站等基础设施的能效要求更高,对产业链的推动会更为突出。商用车碳积分的设立还将考虑汽车全生命周期的影响,积分政策的管控范围不仅包含汽车的使用,还将延展至燃料/动力电池制造、汽车的生产、回收利用等环节,从而促进全产业链的降碳。此外,智能驾驶、绿色甲醇液氢燃料等新兴技术将与商用车低碳化紧密结合,为工业发展提供新方向,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建议创建低碳示范化工园区
建议创建低碳示范化工园区,探索通过氢能、光能、风能、核能与化工园区耦合等新技术实现化工园区的碳中和。
全国人大代表、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油运库船长倪迪:研究氢能、氨能及燃料电池等远期发展路径及技术储备
尽快明确技术路径,在全球范围内抢占发展绿色、低碳航运的先机,进而迅速形成并壮大产业规模。建议国家高度重视,加快我国航运业绿色低碳发展,国家需加快形成产业集群并实现技术的有序迭代。在上述基础上,我国可进一步研究未来的氢能、氨能及燃料电池等远期发展路径及技术储备。倪迪建议,加大在政策和资金上对于绿色、低碳航运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的扶持。
全国政协委员、美锦能源董事长姚锦龙:建议引导传统能源企业布局氢能,耦合发展
1、引导传统能源企业布局氢能与传统能源产业耦合发展,鼓励煤、焦、钢、化工企业共同推动焦炉煤气制氢—氢气运输—加氢站网络—核心装备制造—氢能示范应用的产业链闭环,推动矿山、化工园区、城市配送、通勤等领域开通氢能示范路线,并鼓励企业开展氢能零碳园区和分布式热电联供等示范应用。
2、建议选择适合燃料电池车辆推广的重点领域,通过出台实施车辆优先通行政策等给予适当的激励引导,提升终端用户的使用经济性,鼓励地方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通过项目补贴等方式加快氢能在工业、发电、储能等领域的应用示范和推广。
3、借鉴国外成熟做法和部分区域先行先试的经验,按照包容审慎原则,在满足配套自用场景等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出台鼓励先进制氢项目的政策措施,突破分布式清洁氢制备项目的化工园区空间限制,促进清洁氢源就近供应保障。
4、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推动政策模式创新并加强重点项目协调,设立氢能综合应用示范的专项资金,打造国家级氢能技术和产业创新平台,聚焦氢能领域材料、零部件、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自主化及工程化,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和标准检测认证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炼油分部催化裂化装置高级技师阮阳越:加快氢能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
1、明确支持加油站依法依规开展加氢站、充电站、换电站、分布式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与运营,将传统加油站升级为综合加能站,满足多元化补能需求。与此同时,进一步规范加氢站建设和管理优化流程,加快制定规划、报建、竣工验收、经营许可全流程的管理办法,引导地方制定审批流程。
2、要进一步加快氢能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引导石油石化、物流、钢铁、邮政、电商配送等行业加快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形成多样化的氢能交通应用场景。
3、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探索并推动加氢站用设备、氢气储运技术、绿氢制取技术的突破和提升,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及测评体系,引领国际氢能利用和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玉柴股份电气技术高级技师李海桦:建议国家加大燃氢内燃机动力在全产业链的发展
建议国家能够立足于燃氢内燃机动力装备多领域示范、氢能动力系统测试验证等应用场景,指导我国企业开展分布式、模块化的高效灵活制氢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加快燃氢内燃机动力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建议国家出台针对绿氢发展的电力支持政策
建议国家出台针对绿氢发展的电力支持政策,以电网作为补充和调节,实现绿电制氢的连续化。具体模式为:绿电年发电规模大于或等于制氢年电力需求,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当风电、光伏发电量高于制氢所需电量时,超出部分的电量上网 储存 ,当发电量低于制氢所需电量时,不足部分由电网 储存 电量补充,电网公司收取相对合理的服务费。此外,为推动绿氢产业的长远发展,建议合理有序推进化工行业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发挥碳排放配额作为减碳调控工具的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兰石集团董事长阮英:打造西部氢能走廊,加快组建氢能产业创新联合体
1、放大通道优势,打造全产业链示范区。充分考虑西部地区基础和条件,立足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优势,建设绿氢生产及综合利用先行示范区。立足陇东地区多种能源富集优势,布局氢能—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示范区。
3、聚力规模效应,开展多元化应用试点。基于西部地区带状或走廊式的远距离城市分布,支持在省内及跨省份高速公路服务区内布局建设分布式光伏+制氢、储氢、加氢一体化示范应用。利用国家布局在西部地区大型重工业的比较优势,重点推进化工、传统炼化、煤化工、冶金等行业开展氢能替代应用。
全国人大代表、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完善政策及标准体系,促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1、完善氢能行业标准体系。结合我国氢能产业的实际情况,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企业的建议和经验,参考成熟应用企业的运行数据,加快更新完善行业标准体系。同时设立氢能产业相关材料和装备设备的准入标准。
2、构筑氢能应用安全体系。从国家及地方层面应出台氢能安全管理标准,并明确安全监管部门,建立氢能生产及应用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体系。企业和科研机构要重点针对氢能上下游各环节的安全技术进行攻关、研究。
3、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应用场景落地。建议在国家层面加快引导督促地方建立完善的工业副产氢、绿电制氢等项目的审批建设流程和规范,在保证项目符合规范的前提下提升审批效率。
4、提高氢能车购置补贴。建议提高氢能车补贴力度和范围,降低氢燃料电池汽车成本。加快推进公共服务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应用,优化补贴审批流程,缩短核发周期,探索补贴前置等。
5、制订出台氢能车辆高速公路减免收费政策。建议支持高速沿途建设加氢站,探索协调沿途省市高速公路路网收费减免政策。 6、加强氢能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培养。
全国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团董事长张天任:《推进氢能产业突破发展瓶颈 加速实现全面市场化》
1、要战略牵引、有序发展,营造氢能发展的产业和市场环境;科技引领、夯实基础,推动跨产业、跨学科的融合发展;市场导向、系统推进,构建高质量的低碳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第一、规范为先,提升和完善跨区域、综合性商业化示范运营水平;国际合作、培育人才,在高水平开放合作中走向世界。
3、将氢能列入省绿色基金及投资管理体系,建设相应的资金和担保机制,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氢相关领域,重点解决氢能产业的投资。 4、把氢能按照能源管理而不仅是危险化学品管理,将氢能与清洁能源体系的建设相结合;加强各级主管部门的相互协作。出台安全评价等关键审批事项自上而下的管理办法与技术论证方案,建立氢能项目安全绿色的审批通道。
全国人大代表、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支持湖北武汉牵头申报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
1、由财政部牵头,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能源局参与,支持将武汉市牵头的城市群纳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发挥武汉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的探索作用,为国家氢能产业发展作出湖北贡献。
2、将作为能源使用的氢气和作为工业原料使用的氢气分开对待,明确氢气的能源属性,将能源型氢气的制储运用项目不视为化工项目和危化品项目。
全国人大代表、吉电股份白山吉电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李文辉:加强氢基绿色能源产业,扶持建设氢基绿色能源示范基地
加强氢基绿色能源产业,扶持建设氢基绿色能源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在氢基绿色能源产业初创阶段,需要政策扶持和引导,帮助新兴产业商业模式走向成熟。同时,以吉林省为试点构建向东北亚乃至全球的氢基绿色能源贸易网络,探索跨地域交易机制;引进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头部企业落位吉林,打造氢基绿色能源产品贸易集群,助力吉林省打造以氢基绿色能源驱动的区域经济新增长极,加快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装配车间发动机装调工、高级技师、首席技能大师鹿新弟:将氢内燃机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氢内燃机产业化推广
鹿新弟呼吁,应将氢内燃机纳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支持氢内燃机产业化推广。
全国人大代表、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薛济萍:《关于明确氢能管理属性的建议》
1、建议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完善氢能的配套标准法规和支持政策,明确运营管理部门及相应职责。
2、建议国家层面统筹建立氢能管理机制,规范氢能制备、储运和加注等环节建设管理程序,着力破除制约产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和政策瓶颈。尽快制定完善氢能的配套标准法规和支持政策,明确运营管理部门及相应职责,回归氢能的能源属性,对制氢、加氢的建设与经营管理进行全面规范,支持一定规模的加氢合建站和制加氢一体站落户到非化工园区,加快推动现代氢能产业发展,使之成为培育战略新兴产业的新动能。
3、建议国家相关部门牵头修订完善现有氢能安全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强化制氢、储运氢、加氢、用氢等各环节主体安全风险意识,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部门安全监管责任,提高安全管理能力水平。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手段,建设氢能运营监测体系,提升产业应急管理水平。
4、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建立完善氢能检测认证和标准规范体系,打造氢能产品检验检测和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完善氢能产业检验检测、计量测试等第三方优质公共服务,建立健全氢能产品及氢气质量认证评价体系。
1、建议在海南东、西、南、北、中率先建成五个大型绿色能源中心,集谷电绿电充电换电、谷电绿电制氢加氢、谷电绿电储能储氢削峰填谷等多功能于一体,在产业链上下游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业态。
2、建议对企业投入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研发费用,按一定比例进行补贴;在制造端,对于满足国家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奖励积分标准的车型。
全国人大代表、庆铃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杜卫东: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纳入下一批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
一是恳请相关部委大力支持,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纳入示范城市群。以重庆-内江-成都发展轴为重点,以重庆市为牵头城市,将相关市(州)纳入开展相关技术创新和示范应用工作,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实现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二是以成渝两地为核心打造技术研发中心和示范应用中心,加速繁荣成渝氢走廊。
三是大力支持成渝地区打造国家级氢能示范区,把交通领域作为氢能的主要应用场景,探索氢能多元化应用。探索氢能在轨道交通、船舶、储能等领域应用,构筑氢能综合应用体系,打造国家级氢能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