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6686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半岛体育app绿色能源范例6篇

发布时间:2023-05-20 16:20:45浏览次数:

  半岛体育app中国华能集团公司是经国务院批准,在原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基础上改组的国有企业,主要经营以下业务:从事电源的投资、建设、经营和管理,组织电力(热力)的生产和销售;从事信息、交通运输、新能源、环保、贸易、燃料等相关产业、产品的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等。

  大量地燃烧煤炭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煤炭发电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等使燃煤电厂被称为“环境杀手”。而且煤电厂的能效低也一直是该行业面临的难题之一。

  华能北京热电厂的锅炉采用了液态排渣、低氮燃烧、飞灰复燃等先进技术,锅炉效率接近94%。4台热电联产机组,总装机84.5万千瓦,平均热效率高达60%以上。

  大量使用城市中水,从而大大降低用水的成本。引进德国带飞灰复燃装置的液态排渣塔式直流锅炉、低氮氧化物燃烧器后,取消灰场,灰渣全部综合利用。此外,包括脱硫工程投产后的附产品投产全部实现综合利用。

  2005年电厂投资4.6亿元,国内第一家引进烟塔合一技术。2006年投资2.7亿元进行脱硝工程建设。电厂还建设了国内跨度最大的全封闭煤棚,杜绝了煤场的煤尘飞扬。

  华能北京热电厂是全国供热容量最大的热电联产企业,机组全年平均热效率在60%以上,比常规火电厂高出20个百分点。而在供暖期,机组热效率更是高达84%。自1999年投产以来,已经累计节约标准煤400多万吨。2007年,电厂在燃煤量略有增加的情况下,二氧化硫同比减排6852吨,降低了91%。

  截至2007年12月末,电厂累计合理回用城市二级污水8460万吨,回用水量占电厂总用水量的60-70%,大大缓解了北京用水紧张的局面,社会效益非常明显。

  华能北京热电厂在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四大污染物排放上不仅达到国内领先,而且一些指标甚至优于欧洲电厂。脱硫后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优于欧洲发达国家的水平;脱硝后,锅炉烟气氮氧化物的排放浓度指标甚至优于天然气发电机组的排放水平。

  华能北京热电厂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热效率的提高等为企业生产成本的降低作出了极大贡献。电厂灰渣和脱硫的副产品,是市场上抢手的建筑、施工材料,每年都为电厂带来可观的附加效益。提纯后的二氧化碳可用于食品行业,又给企业带来收益。

  持续低迷的煤炭行情,促使很多煤炭企业以转型求自保,山东能源近日就将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绿色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成为这家以煤炭为主业公司的新标签。

  2012年,中国煤炭市场开始出现价格下滑的颓势,煤炭价格从高位运行转向中位运行,2013年,煤炭价格进一步下滑,并很快刺穿一部分中小型矿井的成本价,山东能源集团尽管煤炭产能显著增加、节支降耗取得显效,但利润仍比2012年同期出现显著下滑。

  数据显示,2013年,山东能源集团67对生产矿井中,已经有一半处于亏损状况,其中年产200万吨以下的矿井普遍亏损。

  山东能源董事长兼党委书记卜昌森对煤炭市场的走势有着独到而清醒的判断,他认为,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进入中高速增长期,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煤炭消费需求增量下滑;煤炭黄金十年期间,大量投资涌入煤矿,预计未来每年将有4亿-5亿吨的煤炭产能释放,同期需求增速仅有2亿吨左右,加上大量进口煤炭的冲击,煤炭已经进入“买方市场”状态;美国页岩气革命的冲击效应已经显现,页岩气、天然气以及可燃冰等非常规能源将对煤炭行业带来颠覆式冲击;雾霾天气密集出现,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煤炭的生产和利用将受到越来越多的环境约束。

  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压力,山东能源集团在2014年工作会议上做出了这样的目标:经济规模逆势壮大,煤炭生产经营总量突破两亿吨,集团规模当量再上新台阶;运营质量稳中求进,商品煤成本同比降幅5%,生产经营稳健运行;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投资189亿元,投资项目113个。

  为应对煤炭寒冬,山东能源提出,其集团要以转型“绿色能源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核心,着力打造绿色能源供应方案服务商、生产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城市清洁能源服务商和能源金融服务商。

  在煤炭产业,山东能源集团大力倡导“三绿战略”:建设绿色矿山,提供绿色能源,实现绿色发展。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延伸煤、电、油、气产业链条,提供多元化能源解决方案;加快物流节点、能源储配基地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构建联通省内、省外和海外的能源运输通道,为客户提供从“井口”向“炉口”延伸的一站式能源供应服务。

  在打造生产技术解决方案服务商方面,山东能源集团以山东矿管集团和新华医疗为示范,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同时加快装备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成套化发展,依托技术优势,为煤炭企业提供交钥匙工程及委托运营服务,实现装备制造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城市清洁能源服务商战略业已启动,重点是加快天然气、LNG运输通道和终端市场建设形成产业联盟,建设内蒙古呼伦贝尔、鄂尔多斯上海庙等矿区大型坑口电厂推动外电入鲁,依托水煤浆技术优势与山东省研究城市燃煤锅炉改水煤浆的可行性……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优质、清洁的“多品种”城市清洁能源的道路上,山东能源集团同样步伐坚定。

  作为未来核心的战略支点之一,山东能源在能源金融服务商战略上也已进行了部署。2013年9月,山东能源集团旗下的山能国际(新加坡)公司揭牌成立,利用新加坡作为东南亚乃至世界贸易中心和大宗商品定价中心的优势,山东能源集团将逐步开展煤炭、燃料油、铁矿石、天然橡胶等大宗商品贸易,积极推动未来集团发债和上市资本运作。

  新加坡公司的成立既是山东能源集团“走出去”的桥头堡,也是其打造能源金融服务商的重要举措。山东能源集团总经理李位民介绍,山东能源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已经在2013年12月16日正式挂牌运营,将同新加坡公司等一起,以现代物流贸易产业为载体,为国内或跨国商品贸易提供贯穿整个价值链的金融服务。未来,山东能源集团将推动整体上市,利用资本市场进一步助推实体产业做优做强。

  大大小小的矸石山曾是煤矿的标志。如今,这种情况在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老矿区发生了改变:多年来形成的22座矸石山,通过充填已消失7座,剩余的15座有望在5年内全部消失。这是近年来新矿集团实施以矸换煤、绿色充填开采所带来的变化。

  卜昌森告诉记者,以前,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都堆放在地面,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会自燃,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毒有害气体,一刮风粉尘飞扬也会污染空气。现在,无论矿井新旧,山东能源都实现了矸石不升井充填开采。另外,还在考虑将城市垃圾、电厂灰、黄河淤泥填入煤炭采空区,置换煤炭,变废为宝,既能减少对地面的污染,也能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开采与充填同行的绿色采掘模式是山东能源实施“减‘霾’行动”的重要举措。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煤矸石不升井直接充填到采空区,不仅更环保,还能置换开采矿井煤柱和“三下”(建筑物下、铁路下、水体下)压煤,提高矿井使用年限。

  通过持续科研攻关,山东能源目前已掌握两种类型、五种工艺形式的矸石充填开采技术,并形成了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充填操作一揽子标准化示范工程,拥有矸石充填开采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参与制订行业技术标准8项。

  山东能源集团孙村煤矿研发出的“煤矸石似膏体充填”开采技术,是国内目前最为成熟的充填技术之一。这个矿将煤矸石与水泥、粉煤灰按比例搅拌成膏体状,通过钻孔和管道从地面输送到井下采空区。利用此技术,煤矿每天消耗地面矸石350吨,置换优质煤400吨。

  据了解,近年来,山东能源累计完成以矸换煤量约1000万吨,停运矸石山12座,累计减少矸石排放1300万吨,减少土地占压310亩。

  电能的标准化不仅可实现规模经济,同时更可免除局部燃料消耗所需的基础设施。优越的电能可储存性便于发电 (效率最高,且不是on demand的),例如: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未必与峰值功率需求模式相吻合,而可储存性则令该问题获得解决。优越的电能可移植性允许其作为汽车 (这是一个重大耗能来源) 的能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倾向于使用绿色能源的应用肯定将得获益于此项技术。

  电动汽车为绿色革命提供发展良机的原因很多。例如,电动汽车以电力取代了燃油动力。电力能源的生成效率很高,而且如前文所述,它可以从几乎所有的能源来获得(注1)。此外,电动汽车的能源使用效率也高于燃油汽车。大多数汽车在运行时将经历一个“加速、减速和空转”的连续周期。相比之下,易变的负载 (比如:加速或减速) 更有利于电动马达 (而非燃油引擎),因为它在低速条件下提供了高转矩。燃油引擎的工作效率只在一个很窄的速度/负载范围内达到最高,而且,为了满足峰值加速的需要,它必须是超大型的,用于把汽油能量转换为动能的合成引擎效率通常为 20%,而另一方面,电动马达在把电能转换为动能的过程中则实现了 90% 的典型效率。此外,电动马达还无须在停靠时因为空转而无谓地消耗能量,而且电动系统还具备透过再生制动来恢复机械能的潜力。通过电动汽车的典型能耗成本仅为 0.013 美元/英里(注2)这一事实,我们便能看出能量效率的整体改善情况。

  不过,在现今市场上,纯电动汽车还不是一项可行的解决方案,原因是其行驶距离受限于车上所能储存的能量。目前常见的电池堆在充电8小时之后,能够让一辆电动汽车行驶100英里,而一个普通的汽车油箱则能为一辆标准汽车提供300英里的行驶距离,且只需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加油。如果想得到消费者的广泛接受,那么电动汽车必须延长行驶距离和/或缩短再充电时间。一项应运而生的解决方案,是“油电混合动力车”,它把燃油引擎和电动传动系统组合起来,以提供足够的行驶距离,同时仍然拥有绿色能源的大多数好处。油电混合动力车采用了一个车载燃油引擎(用于电池充电),并在需要的时候在最有效的速度/转矩范围内操作该引擎。

  毫无疑问,电动汽车的成功将有助于其他应用中高性能电池系统找到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从而推进其价格的下降和效能的提升。对于局部发电 (包括光电能或风力发电系统),电池可以发挥至关重要的平衡作用,而且,当可以使用电力时,它还能充当备援电源系统。目前的电池系统相当昂贵而且庞大,且存在可靠性和安全方面的问题。下一代电池系统将提供较高的能量密度,旨在实现外形较小、价格较低、可靠性和安全性更高的解决方案。

  对于高功率电池应用而言,锂电池可作为首选的化学电池,这主要是因为它具有高能量密度。当今的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采用的是镍氢电池,而转用锂离子电池将使能量储存密度提高 400%。然而,为了使锂离子电池在多达数千次的充放电回路过程中保持可靠,电池系统必须解决诸多技术难题。锂电池的性能,取决于电池温度和使用期限、电池充电和放电速率、以及充电状态 (SOC)。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的。例如:锂电池在放电时将产生热量,因而会增加放电电流。这有可能形成一种热失控状态并导致灾难性故障的发生。另外,把锂电池充电至 100% SOC 或放电至 0% SOC 将迅速降低其容量。因此,必须将锂电池的操作限制在某个 SOC 范围内 (比如:20%~80%),此时的可用容量仅为规定容量的 60%。不仅如此,锂电池还具有平坦的放电曲线% 的 SOC 变化可能仅表现为几毫伏 的电压差异。为了充分利用电池的可用电压范围,电池系统必须非常准确地监视该电池电压 (它直接对应于 SOC)。

  除了锂电池的敏感特性之外,把电池组合在一起的方法也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如欲从一个电气系统 (比如:用于给车辆加速所需的电气系统) 来提供有效的功率,则需高达数百伏的电压。为深入理解,可考虑:在 1V 电压条件下传送 1kW 功率需要 1000A 电流;而在 100V 电压条件下传送 1kW 功率则仅需 10A 电流。系统布线和互联机中的固有电阻将转换成 IR 损耗,因此,设计师采用了切实可行的最高电压/最低电流。对于一个基于电池的系统 (此处,典型锂电池具有一个 4.2V 的充饱电电压),必须采用串联的方式将许多电池连接成一长串。请记住:作为一长串电池的一部分,任何单个电池发生故障都将导致整个电池堆无法使用,而且在电池串中每添加一个电池都会提高此种风险。

  采用锂电池来制作一个高电压电池堆的挑战并不容小觑。像对待单个电源那样来对一个锂离子电池堆进行充电和放电是行不通的。对于其中那些容量略小的电池而言,在经过多个充电和放电周期之后,其 SOC 将逐渐与其他电池产生偏差。如果不对每个电池的 SOC 进行周期性的均衡或平衡处理,则有些电池最后将发生过度充电或过度放电的现象,从而造成受损,并最终导致整个电池堆发生故障。因此,一个电池控制系统必须谨慎地管理每个电池。可以把这个问题划分为数据采集和控制两个方面。控制方面包括根据系统数据来对每个电池进行充电和放电的算法和方法。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应用,而且常涉及受到严密保护的知识产权。数据撷取透过电池堆接口来完成,该接口必须沿着高电压电池堆快速而准确地一一测量每个电池的电压。这需要具备从一个0V~ 1000V以上 (当提升电池堆电压时) 的共模电压来抽取一个小差分电压的能力。这是一个棘手的难题,其需要把多种高性能模拟功能组合起来。

  凌力尔特的 LTC6802 可处理大型电池堆的数据撷取任务,而且特别适合于锂电池。LTC6802 可与一个包括多达 12 个单独电池的电池串中的每个电池直接相连。透过运用一个独特的位准移位元串行接口,能够把多个 LTC6802 组件串级起来 (无需使用光耦合器或光隔离器),以实现长串串级电池中每节电池的精准电压监视。当把多个 LTC6802 组件串联起来时,它们就能够同时运作,从而使得电池堆中所有电池的电压测量都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完成。

  电压测量准确度优于 99.75%,而且一个电池堆中所有电池的电压测量都能在13ms 的时间之内完成。对每节电池均进行了欠压和过压条件监视,并提供了一个相关的 MOSFET 开关,可被用来对过充电电池进行放电。每个 LTC6802 透过一个支持广播和编址命令的 1MHz 串行接口进行通信。另外,该组件还包含两个热敏电阻输入、两条 GPIO 线V 稳压器。并针对充满挑战性的汽车环境进行特殊的考虑;LTC6802 专为在工业温度范围内运作而设计,并具有高 ESD、EMI 和噪声免疫力,以及内建诊断和自我测试功能。

  这款高整合、高效能多颗电池监视 IC ,解决了当今先进电池系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由于可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进行高精度的电压测量,因而使得电池能够在其整个可用 SOC 范围内使用,而且根本不用担心电池会超出这些限值。这种强固性将使得该组件能够在汽车环境中可靠地运作,再者,高整合度还可使电池系统满足严苛的成本、空间和可制造性约束条件。

  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稳定发展后,不久,高能量电池系统就将能够满足人们日常使用的需要,尤其是作为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的一部分。该技术可望在全球范围内大幅度地提升能量效率,并将使人们更加重视替代能源。在实现这些目标之前,必须解决诸多层面的技术问题,以造就实用、经济和可靠的电池系统。凌力尔特的LTC6802,旨在解决主要问题之一,这款电池监视IC把数据撷取任务的处理电路整合在单个组件之中,而能支持非常长的电池串。凭借电动汽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的成功态势,成本效益型和高性能电池系统,将很快可实现众多的绿色技术。

  注2:假设平均电价为0.10美元/kWh,每英里耗电量为0.13kWh。

  LSI 公司日前宣布,HP选择 LSI 为其提供整个 PC 产品线使用的拨号调制解调器芯片及软件解决方案。HP 选用支持 PCI Express、USB、HDA及 PCI接口的 LSI SV92系列软调制解调器,为其提供了最大的设计灵活性。配合 LSI CSP1040 线路端编解码器,上述每种接口都能提供一款全面的解决方案,避免昂贵的变压器、继电器和光耦合器带来成本和复杂性问题。

  正是认识到传统电网不能良好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内电力产业提出了建设智能电网的目标。智能电网要求在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应用大量的新技术整合电网的各种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优化,实现对电网更完整和深入的洞察,实现整个智能电网“生态系统”更好地实时决策。电力用户可以自己选择和决定更有效的用电方式,电力公司可以决定如何更好地管理电力和均衡负载。

  当前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还面临着投资无序过热、碳排放管理粗放以及来自传统电网的限制等挑战。由于像太阳能、风能这些新能源发电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只有加强智能电网建设,提升电网对不同类型新能源的适应能力,才能为新能源的高效利用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IBM工商企业部能源与公用事业部总监郑军先生指出:“充足的电力供应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如果将智慧融入其中,中国的电力行业一定可以获得快速而持续的发展,为经济的稳健增长提供动力。”

  日前,IBM公司了“智慧的电力”战略以及系列解决方案。在会上,IBM详细介绍了“智慧的电力”战略,并针对智能电网建设和新能源接入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智慧的电力”是IBM“智慧的城市”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

  IBM 此次推出的“智慧的电力”战略就是要解决诸如新能源接入,按需供电和智能用电等在智能电网建设中所遇到的各类难题。“智慧的电力”解决方案将为中国电力产业实现清洁发电、高效输电、动态配电和合理用电提供全面的系统支持。

  世界发达国家能源绿色发展史较长。20世纪70年代爆发的石油危机促使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始建立能源绿色发展战略,之后的30多年,各国能源绿色发展战略的实施从未间断,政府支持力度和企业投入力度不断加强,逐步完善了能源的绿色化生产战略体系。

  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给过度依赖石油等传统能源的美国带来了巨烦。出于能源安全和能源可持续利用的考虑,美国政府、企业、NGO等开始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转向开发新型绿色能源。同时,美国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了能源绿色发展国家战略。

  1977年美国联邦政府制定了《土地恢复法》,这个法案规定采矿企业需要进行环境和地质恢复规划,并在递交相关计划书、缴纳环境恢复履约保证金后方可取得申请采矿证书。若企业按计划书进行土地恢复,政府将履约保证金退还给企业;否则,政府就强制动用这笔资金来修复和治理被破坏的矿山环境。

  美国环保署2012年一项页岩气开采法规,对页岩气开采中因使用水力压裂技术所造成的空气污染加以控制。该法要求到2015年1月,所有采用水力压裂法进行页岩气开采的气井都必须安装相关设备,以减少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及其他有害空气污染物的排放,如苯和正己烷等。

  20世纪后期美国重点发展对象为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尤其注重太阳能发展,并通过税收、补贴、成本返还等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鼓励绿色能源的生产。美国绿色能源生产政策由能源安全为导向逐渐转向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为目的,绿色能源生产政策重要性越来越大。

  21世纪初美国能源向绿色转向的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修正1986年国内税收法案,制定了《2003年能源税收激励法案》,建立了能源绿色生产的税收激励机制。

  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该法的目标在于减少国外石油依存度,实现能源独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美国经济转型为清洁的能源经济。

  与美国相似,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促使日本能源战略加快转变。日本能源战略制定过程中越来越考察环境保护因素,并逐渐演绎成能源安全(Energy Security)、经济增长(Economic Growth)和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兼顾的“3E”特色。

  日本1994年“新能源推广大纲”在国家层面上要求政府全力推进新能源和再生能源;1997年《促进新能源利用特别措施法》全面支持发展风力、太阳能、垃圾发电和燃料电池发电等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并确定了新能源供给企业、制造企业和利用者的基本事项,日本能源绿色生产体系初步建立。2004年日本出台“新能源产业化远景构想”,提出在2030年前把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扶植成市场产值达到3万亿日元的支柱产业,将日本石油消费占总能源消费量的50%降至40%,新能源上升到20%;绿色能源领域就业达31万人左右;燃料电池2010年市场规模达8万亿日元,日本能源绿色生产开始真正成为国家重点培养和发展的大工业。

  欧盟在国际社会一直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等全球问题,积极领导成员国开展能源的绿色生产。2006年3月欧盟委员会出台一部中期能源战略,即“获得可持续发展、有竞争力和安全能源的欧洲战略”能源政策绿皮书,该绿皮书主要的能源绿色战略内容有:(1)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能源和载体,特别是替代运输燃料;(2)增加本地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资源利用,加强能源结构多元化,进口来源和运输路径多元化;(3)到2020年实现节约能源20%;(4)选定可再生能源长期路线图,加大力度实现现有目标,积极推进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市场化进程。2007年欧盟理事会制定了2020年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问题的目标,即到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总能源利用达到20%,能源利用效率提高20%。

  2011年欧盟委员会“2050能源路线图”,制定了欧盟绿色能源发展的长期战略,提出到2050年碳排放量比1990年下降80%至95%的目标,目标实现方式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发展核能以及采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等;其中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占全部能源利用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0%达到55%以上。

  比较来看,美国和日本能源的绿色生产起步最早且均衡发展、全面领先,而欧盟绿色能源则相对较晚,成员国之间发展不均衡;美国偏向综合运用经济和金融手段来直接支持绿色能源生产,欧盟和日本多通过立法促进能源的绿色生产;日本和欧盟能源绿色生产有明确的统一性目标,其中欧盟目标最具挑战性,而美国缺乏全国统一的能源绿色生产目标。

  近几十年来,世界主要国家大力支持能源绿色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运用,能源绿色技术成为各国争夺能源绿色革命的着力点和制高点。

  美国能源的绿色技术一直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998年美国《国家综合能源战略》提出发展先进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开发非常规甲烷资源,发展氢能的储存、分配和转化技术。2002年出台《国家氢能路线图》,明确提出美国要转型为“氢经济”,并于2003年启动氢燃料计划,投入12亿美元研发氢燃料电池。2005年美国《能源政策法》支持“氢能源倡议”,以发展燃料电池技术和氢能源生产与存储方式,为加快研发混合动力应用技术提供资金,并为运用清洁能源创新和先进技术的项目提供贷款担保。

  《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中新能源技术革命相关项目的支持拨款达到970亿美元,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相关投资总额超过400亿美元,未来10年在可再生、可替代能源方面的投入将达到1500亿美元。美国将培育高级生物燃料产业、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产业、用于储存的高效电池、太阳能、风能等相关新能源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新型支柱产业。

  美国未来几年新清洁能源技术和能源效率技术投资规模将达到1900亿美元,其中用于提高能源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的资金达900亿美元,碳捕捉与封存技术600亿美元,新能源基础科学研发经费200亿美元,同期电动汽车和其他新技术交通工具研发费用200亿美元。美国将制定碳捕捉与封存的国家战略,清除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商业利用中的法律、法规障碍等。

  1978年日本启动节能技术开发计划,即“月光计划”,提出开发能源有效利用技术,推进以燃料电池发电技术、热泵技术、超导电力技术等“大型节能技术”为中心的技术开发。1993年日本开始实施“新阳光计划”,在政府领导下采取政府、企业和大学三者联合的方式,进行非晶硅太阳能、燃料电池、陶瓷汽轮机等革新技术开发,日本能源绿色技术进入全面发展阶段。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启动了新一轮国家能源战略研究,并于2006年制定《新国家能源战略》,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自主发展,支持以新一代蓄电池为重点的能源技术开发,促进未来能源(科技产业) 园区的形成。日本政府在2008年公布的创新能源技术计划中确定了电力、交通、工业、商业、建筑以及共性领域优先研发的21项能源相关创新技术,这些技术2030年前后能够实际应用和普及。

  目前,日本的节能和新能源技术已居于世界领先位置。1974~2009年日本能源领域的研发经费投入总额为1312.7亿美元,仅次于美国的1598.6亿美元;1988~2007年日本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专利数量雄踞全球第一,替代能源技术前100位申请机构中有45家是日本机构;日本洁净煤工艺和高端能源装备技术世界领先,燃煤电站的热效率已达到世界最高水平,并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工业企业;日本是世界上最早推行太阳能政策的国家,已经处于太阳能电池产业链条的制高点;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是日本重点发展的能源技术之一,2002年启动了部级氢能和燃料电池示范项目,日本企业在该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远大于其他国家,并计划到2015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日本把绿色能源技术开发重点放在产业链上游,并在诸多领域取得领先,使日本成为绿色能源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一。

  2006年欧盟能源绿皮书制定了能源技术战略计划,以欧洲技术平台为依托,对欧洲技术资源进行最佳配置,优选联合技术攻关,为能源领先技术开发市场。《能源2020: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和安全的能源战略》提出欧盟成员国需要统一行动,建立一体化新能源市场,实现欧盟能源效率技术、低碳、清洁能源等绿色能源技术的一体化;开发无污染能源,增加低碳能源投资,大范围开发集中式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以及储能和电气交通(主要是电动汽车与公共交通)关键技术;加强执行欧洲战略能源技术计划,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智能电网、核能、二氧化碳捕捉与储存、下一代核能、再生能源加热与冷却等技术,促进战略能源技术研究基础设施建设;提议10亿欧元的科研计划,支持低碳、绿色能源前沿技术研发的突破,保持欧盟能源技术的竞争力和全球领导力。2011年欧盟委员会“2050能源路线图”提出发展核能以及采用碳捕捉与储存技术的长期战略。

  国际油价上涨、鼓励性消费政策、环保和低碳消费的宣传等因素使绿色消费逐渐深入人心,世界各国消费者逐步掀起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等热潮,能源的绿色消费成为一种趋势,也成为一种时尚。

  美国一直提倡能源的绿色消费,政府立法中鼓励能源绿色消费的内容层出不穷。早在1978年,《国家能源法》、《能源税法》实施了1亿美元的太阳能低息贷款,规定住户利用太阳能可以享受优惠,另对酒精燃料免征商品税。1980年,《能源安全法》规定,购买太阳能和风能能源设备的房屋主人,所付的金额中2000美元的30%和8000美元的20%可从当年须交的所得税中抵扣。1992年,《国家能源政策法》开始实施居民住宅节能计划;《2003年能源税收激励法案》中第201条规定,对可替代机动车辆实行免税政策;2005年,《能源政策法》对混合动力交通工具施行税收优惠,对家庭太阳能系统建设进行税收抵免。《2007年能源独立和安全法》是美国鼓励能源绿色消费的一个里程碑式法案,其目的之一就是提高商品、建筑、交通工具的能源利用效率,提倡大规模进行插电式汽车基础设施建设;规定每个电力公司都要制定一个支持插电式交通工具的实施计划;还规定各州应确立智能电网峰值需求减少目标,将智能电网能力建设整合进入“能源之星”项目。2009年2月美国颁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安排108亿美元用于可替代能源设备、电动汽车和家庭节能税收抵免。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规定美国到2014年新建的民用建筑能效提高50%,到2015年新建的商用建筑能效提高50%;政府设立“电力热能回收利用奖”,鼓励企业回收利用发电所产生的余热等;设立专门的“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工人训练基金”;对消费者进行援助,补助他们因为法案实施引起的购买力下降,为符合条件的低收入家庭支付现金等。

  作为能源匮乏的岛国,日本能源绿色消费行动令世界印象深刻。绿色消费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提倡和支持,如2006年《新国家能源战略》规定用部分石油进口税补贴绿色能源的消费,家庭消费1KW新能源电补贴9万日元。日本能源的绿色消费还得到企业、民众的积极响应,展现出全社会性和精细性。

  此外,日本交通省还实行绿色住宅生态返点制度,对建造、改造绿色住宅的民众进行返点,1点等于1日元,可兑换商品券用于消费,以鼓励发展绿色住宅。

  1998年欧盟理事会发表关于可再生能源的决议,提出与工业界在自愿基础上达成协议,设定购买义务,制定长期购买合同及支持能源供应的合同;《能源2020:具有竞争力的、可持续的和安全的能源战略》提供节能奖励,平均每个家庭每年最高可达1000欧元。

  德国能源绿色消费战略的制定实施与其新能源立法息息相关。2000年,德国联邦参议院制定了《德国可再生能源优先法》,目的是为了保护气候和环境,保证能源供应的可持续发展和显著提高可再生能源对电力供应的贡献,实现到201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耗中比重至少翻一番的目标。

  德国还在生物质能、海洋风能等领域制定了大量具体可行的战略,既构成了德国新能源发展的法律体系,也形成了德国绿色能源发展的战略体系,大大推动了德国新能源的发展,提升了德国在其优势领域的竞争力。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美国、日本、德国能源绿色战略全面发展且全面领先,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美国在生物能、风能、核能等方面具有核心优势,德国在太阳能、生物能、垃圾发电等方面有核心优势,日本在核能、垃圾发电、水能方面有核心优势,法国的核心优势是核能,芬兰的核心优势是生物能,挪威的核心优势是水能。

  中国是传统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中国传统能源的绿色水平较低,在推进中国传统能源绿色发展的工作任重而道远。2012年7月20日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指定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7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到2015年时核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和热利用、页岩气、生物质发电、地热和地温能、沼气等绿色新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将提高到4.5%。这个指标远远低于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目标水平。并指出,发达国家在发展能源的绿色生产、绿色技术和绿色消费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其发展水平领先世界,值得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借鉴和学习。

  中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电价和费用分摊管理规定暂行办法》等,但法律体系仍不完善,而且法律设计相对粗糙。我国应提高能源绿色发展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为我国能源转型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另外,我国还应该及时、灵活地对不同绿色能源进行转向立法,提高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等具体行业的发展战略,并修订新能源法律以增强新能源发展在立法上的连续性和一致性,保证能源绿色战略的不断改善和持续执行。

  新型产业的发展初始阶段离不开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发达国家大都建立了具体而行之有效的新能源发展支持体系,支持体系大概包括法律支持、财政支持、税收支持、金融支持和贸易支持等。中国在完善能源绿色化转型的支持体系、扩大支持范围的同时,还要增加支持力度。新能源关乎经济社会和人类生存发展的未来,应从长远利益考虑,大力支持绿色能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要加强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投资鼓励等方面的支持力度,确保新能源产业能够在宽松、适宜的环境中发展壮大。

  中国目前新能源技术研发缺乏稳定的转向支持资金,固定的新能源科技发展转向不足,应该学习发达国家新能源技术研发经验。

  新能源产业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并带动人类社会新的变革,争取绿色能源产业的领导权将大大增加一国竞争力,进而影响国际竞争格局。我国应该明确能源的绿色转型主要集中在电力、交通和供热三大领域,其中电力能源是实现绿色转变的最主要的战场。G20国家中,绝大部分都对电力能源消耗中的绿色能源占比制定了未来目标。中国应积极整合企业、研究机构和政府资源,制定并实施绿色能源技术中长期研发规划,启动部级大型科研项目,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力图在以上三大领域的新能源技术方面与国际接轨,并在一些领域争取世界领先,使我国在未来绿色能源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种新能源的广泛运用过程离不开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作用。新能源产业化必须以市场化为基础,以市场化为导向,使新能源产业成为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总量的重要经济部门。

  近些年以来,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生态环境建设也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给煤炭企业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煤炭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环境污染形成一定的破坏,而随着煤炭企业的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的提出对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很大的影响,那么,在循环经济的绿色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好相关煤炭企业绿色发展渠道,这就成为当前急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所以,要想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就必须要能够对煤炭企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绿色发展。

  在对传统的经济学企业而言,就仅仅是针对企业的经济系统进行选择,不涉及相关的生态环境发展和企业的经济发展系统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要从绿色经济的角度出发,对煤炭企业的运营模式提出新的质疑,要想克服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污染,就必须要能够加强对绿色发展战略的研究。这就需要涉及整个煤炭企业的“生态、经济、社会”之间的系统的健康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现在很多的煤炭企业都是属于高污染企业,都是一些非可持续发展的运营发展模式,在绿色环保的大背景下,企业要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的统一出发,另外一方面,要能够从煤炭工业的绿色发展角度出发,以绿色发展经济理论为主要依据,从而实现我国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

  在煤炭的开发历史和经济体制等一些方面,我国煤炭企业至今还是沿袭着传统的粗放型经营模式,特别是“三废”排放量大,对煤炭开采区的生态环境的破坏极其严重,从而使得企业和整个的国民经济付出很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和社会成本管理,在新时期下,这就需要企业能够转变传统的发展战略思维,实行绿色发展战略。从某个角度上说,实施绿色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可以实现企业集约型经济增长,还能够实现企业的生态环境和科技型的发展,从而能够极大提高现代企业发展的生态科技文化含量,能够有效构建煤炭企业的经济、文化和资源之间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煤炭能源是现代社会运行所必要的动力,没有煤炭能源,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会停滞不前。这里笔者所提到的煤炭能源,煤炭资源国家的工程建设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特别是和煤炭能源消耗相关的生产利益链息息相关的产业,如果对煤炭能源的消耗量太大,这就很容易造成能源危机,尤其是这其中煤炭资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没有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利用,这样很容易造成能源危机,因此,我们要对煤炭能源的进行节约,也是绿色建设的一部分。首先,要减少浪费,优化各项煤矿开采环节,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为煤炭能源的节约打下基础。其次,要更新设备,研发新的技术,利用新型的设备和技术,提高煤炭能源的利用率,从而促进能源的节约。最后,国家也应重视能源的问题,对能源的消耗,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对能源进行深加工、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率、立法保护能源。另外,还应不断进行新能源的开发,缓解我国当前遇到的能源紧张的问题,为我国煤炭能源企业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生态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我国煤炭行业不可避开的问题,煤炭行业不仅仅占用大量的耕地,而且对环境的破坏也相对大,所以煤炭资源的开采过程对环境的改造较大,这更加重了我国煤炭绿色发展道路上造成一定的阻碍。绿色发展理念要求我们的发展和建设,都要与环境相适应,避免环境、生态等问题的出现,以环境为代价,换取发展的高速度,无疑是饮鸩止渴,是不符合可持续原则的,因此我国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还要注重环境的保护,推进煤炭开采施工的环境友好型发展。笔者调查发现,我国当前的技术已经有能力支持这一发展模式,因而当前煤炭开采工程的绿色发展迫在眉睫,对于环境友好型的煤炭工程建设,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一定要有核心思想进行指导,这就需要在煤炭企业内部进行思想统一,转变原有的生产经营理念,充分认识到只有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才能实现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就必须要煤炭企业内部宣传有关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转型策略,从而能够使得全体煤炭企业员工对绿色发展战略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有一个清晰、准确地定位,让企业员工尽快转变自身的定位和角色,更方便煤炭企业开展绿色发展战略的行动。

  煤炭开采是属于一种长期的施工过程,煤炭开采时间较长,所以煤炭企业的开采本身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对于一些煤炭开采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不少改变当地环境的例子,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长期的困扰。因此,笔者认为煤炭开采应当尽量因地制宜,尽量避免对当地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在不破坏当地环境平衡的基础上,进行煤炭开采的相关工作发展。首先煤炭能源企业就应当对当地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根据环境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开采实施方案。其次,使开采实施方案能够适应当地的环境,不至于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过大的影响。其次,煤炭开采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进行环境的改造,而这种改造应当是温和型的,改变过去“一刀切”的手段,保证煤炭开采地区发展的可持续。最后,我们应当建立责任负责制度,实现煤炭开采区责任的分区责任制。煤炭企业要能够对当前的煤炭开采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负责,从而促使煤炭开采过程与环境相友好。

  为了能够让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步入一个绿色发展的时代,要能够针对我国煤炭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战略规划设计,从而让我国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可以有一个可以依赖的目标规划,并能够实现相关发展目标的可行性进行探讨。我国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战略规划不但要能够符合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的,还应该是要结合煤炭行业发展未来导向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未来轨迹来进行判断,煤炭企业要能够切实根据市场反馈过来的信息,对煤炭产品进行绿色加工和深加工,能够对市场进行有效预期估算,才能实现我国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样的,只有充分考虑了这些因素才能够确保做出的战略规划能够帮助我国的煤炭企业达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另外,笔者还认为我们应当设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我国的绿色煤炭企业能够在法律制度下有序的运行。例如,法律中要明确规定煤炭企业的消耗量范围,并进一步明确的标明责任的承担,并明确惩戒手段,从而使得煤炭企业的绿色化改革能够得到法律的支持,促进煤炭企业绿色发展战略的进程。

  随着我国能源消耗量的不断加大,这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在逐渐加大,这必须要能够对我国相关的能源企业进行约束,而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引起了很多人关注,但是,我国煤炭企业的绿色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领导者要能够及时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战略计划,能够更好地保护好生态环境,促进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发展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