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86体育乡镇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充分受市场需求和追逐最大利益的驱动,市场经济的通用法则对乡镇企业的环境保护失效,环境监理乏力;加之乡镇企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仍未跨越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相对薄弱,不可避免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破坏。当前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乡镇企业领导对环保治理素质不高,环境管理难度很大。由于乡镇企业缺乏统一、合理规划,工业布局分散,规模小,基础设施难配套,污染防治难集中;加之项目多是选择资源消耗型,投资决策和管理的不规范化,形成了点多、规模小、行业复杂、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建设项目监理疏漏,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向农村进行转移。2乡镇企业缺乏必要的自我积累机制,污染治理投入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乡镇企业大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6686体育,人才匮乏,缺乏必要的自我积累机制;所以乡镇企业易造成产品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能耗、物耗高;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污染严重,治理水平低下,仍未摆脱掠夺式生产和粗放的经营模式;加之资金不足,企业发展缺乏后进,污染治理投入难以得到有效保障。3新污染源得不到有效控制。由于以上两种原因,加之环境规划与乡镇建设规模的扩大和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不相适应,建设项目存在未批先建,造成环保部门对新污染源扎口把关十分困难。由于行政干预不当,造成乡镇企业普遍存在违法现象;再加之当地政府关停力度不够,环境监管乏力,使新污染源得不到有效控制。4老污染源治理进度缓慢。一是环境治理资金得不到保证,环保资金的投入与经济建设资金的投入严重不相适应;排污收费额小量大,起不到以收费促治理和积累资金治理污染的作用;环保治理专项资金对乡镇企业来说几乎不可能,专款专用也就成为空谈。二是环保治理技术及人才严重匮乏。5排污收费未做到足额征收。由于乡镇企业的短期经济行为,导致有些企业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效益;乡镇企业面广量大,企业领导对环保认识不足,效益欠佳,管理落后,环保法中的有些条文实际可操作性比较差,难以做到足额征收。6环境宣传、环保产业发展不相适应。由于我国人口多,人均资源少,能源结构不合理,环保工作起步比较晚,历史欠账比较多;因此,必须下大气力加强环境宣传,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1提高乡镇企业领导的素质,解决他们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思想认识问题,切实把基本国策落到实处。提高乡镇企业的领导素质,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淘汰工艺落后,设备陈旧,能耗、物耗大,经济效益差,长期亏损及污染严重的企业。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绿地。2坚决杜绝新污染源的产生。乡镇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决不能先污染、后治理,要层层把好关口。一是乡镇企业自己把关,所上项目均要符合环保要求,符合产业结构。二是乡镇、政府要把好引导关,要引导乡镇企业向少污染、无污染的方向发展,提高科技含量,优化产业及产品结构,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采取能耗、物耗小,污染产生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坚决杜绝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三是环保部门要严把“三同时”关,所有的新建、扩建、改建、迁建、技术改造和挖潜的项目,都要严格审查、严格审批,并对新上项目加强验收工作,污染物要达标排放。四是协调好监察、发改、经信、土地、住建、工商、税务等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从严从快查处环保违法案件,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污染治理方式上,由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并重;结合乡镇规划,走集中治理的路子。而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则是有效促进各项环保指标顺利完成的重要举措,责任制的签订、检查、落实、考核、奖罚均要与乡镇负责人的职务升降挂钩,实行动态管理。在此基础之上,建议乡镇政府编制自然资源负债表,在干部离任时进行审计;以有利于形成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3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步伐。一是强化经济手段,促进企业加快治理。严格征收标准,扩大征收面,做到排污费的及时足额征收;依法征收的排污费要高于企业的治污成本,以促进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完成治理,达标排放。二是增大环保资金的投入。乡镇企业要克服困难,舍得牺牲部分眼前利益,多渠道筹措资金,以加快老污染源的治理步伐。三是加大技术投入。建议区党校增设乡镇企业干部轮训班,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来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以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四是转变治理思路。在污染防治上一定要转变思路,要从以往侧重于污染的末端治理转变到工业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推行清洁生产,把污染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在污染物排放的控制上,从高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的双轨控制。4强化环保宣传,提高全民环境意识。环境宣传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基础,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工作非常重要。因为环境保护工作不是环保一个部门的事,它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全民的重视和参与。一是环保部门要抓好自身建设,搞好对乡镇、企业及职工的宣传教育工作,促进环境意识不断增强。二是广泛开展环保基础教育活动,在中小学要广泛开设环保基础课程,环境保护要从娃娃抓起。三是利用广播、影视、报刊杂志等媒介多形式、多渠道搞好宣传。四是对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企业及其负责人要予以公开曝光,并从严进行处罚,包括经济的、行政的,甚至是法律的手段来维护环保法的严肃性;以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保护环境光荣,污染环境可耻的良好氛围,以促进经济建设健康、持续发展,造福民众,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企业本身没有足够的认识与重视,相关的管理部门没有做好监督工作,环保设施没有落到实处。因为一些企业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不重视,抱有侥幸的心理或是对环评缺少认识,不进行深入理解其中所提到的要求及建议。建设项目时,没有重视及落实其环保设施的施工或者执行时打折扣,未对所有的污染物进行相应的处理。其中,很多企业存在漏建生活废水处理实施,有些企业虽然建造了废水处理设施但不能满足最低处理能力,管理部门检验时如果对其中的问题未有及时的发现并且提出对应的改善措施,便会可能导致已建好的废水处理设施对于超负生产与废水长期处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造成监测验收时很难对相关设施做出合理性的科学评价。(2)实际建设项目情况和批文存在出入对监测验收造成影响。在施工现场查看施工情况时,经常会发现一些在建环保设施项目由于资金的原因,往往不能完全建造好环保设施。有的企业为了以后不再建造环保设施,对现在的投资建造的环保设备想一次性搞好,在验收时便可能发生“大马拉小车”的情况,这会影响到验收监测时对处理污水作用的评价,与此同时,最后生产的规模又是批复其排污的总量,这使得其验收监测的难度有所增大。
(1)对设计和施工阶段的环保设施缺乏必要的监督措施。相关的管理部门由于缺乏相应的人手和技术力量,很难做到监控整个环保设施施工的过程,不仅未安装设置有采样平台更没对监测的采样口进行预留,十分容易给验收监测工作带来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让监测验收的实际操作也变得有难度。(2)企业在环保管理制度、消耗环保原材料以及企业周边环境缺乏深入的调查分析。(3)在监测验收的过程中,约有75%以上的生产负荷得不到有效的监控,企业日投料多少、日生产量多少以及设备真实运行情况都需要相关企业的配合,不然很难进行监控,正常而言,企业试产的三个月内便要开始行验收监测工作,对于整年生产的天数企业会依照市场情况进行安排,监控整年排污的总量也有难度,这极易使得监测验报告其公平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
对于有关的法律法规比如“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其环保主管部门应当严格遵照其来加强对辖区内企业对其环境评价质量管理和监督,评估环境评价报告书当中的所有治理的建议和要求是否能够有效执行,同时也应该严格审核建设单位设计的环保设施是否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要组织专家审阅建设单位提交的设计方案以及治理工艺是否合理,组织相关的人员对此进行评估,同时也应强制要求施工单位将环保设施的施工进度书面报告定期提交给环保主管部门,环保主管单位对此也要进行定期检查并对其环评中所提到的每项整改措施逐一的检查。
进行验收监测之前做好跟企业间进行例如操作平台、准备电源还有对应安全措施告知时间等方面的沟通工作,验收监测的过程中,在没有改变采样次数前提下,逐渐加大采样时间的间隔,以便真正测得治污项目在不同条件下是否能够达到环保的效果。
对于一些新建、改建以及扩建项目中已经建设的部分未达到批文所要求的建设规模的环保设施,或者原有部分不再进行生产活动的,环保主管部门应该重新审定其排污总量,并更新原有的批文,并将其做为一项监测验收的根据。
在进行验收监测时,应该将企业实际进行生产的用水用电的量还有当日消耗原料的数量、生产记录等一些相关信息进行调查并分析,以便掌握企业是实际生产负荷。与此同时,也应对企业在试生产期间的生产天数、用水电量、生产记录以及原料消耗记录等作出调查并分析,综合以上所有调查的资料来评估该企业整年排污的总量有没有大于所规定的要求。同时对于企业周围的环境也该进行观察与监测是否因企业的投产而发生改变,尽可能做到对周边居民进行深入调查,让居民参与到检测验收当中。
简而言之,在环保设施开始进行设计阶段时环保主管部门就该将对其的指导与定期检查的工作做好,同时,对验监测采样工作要做好规范要求,对质量进行全程监控,将对其验收监测的调查工作加强落实到位,确保其验收监测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009年,化工行业排放工业废水29.70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4.20%,其中,排放化学需氧量42.7万吨、氨氮8.8万吨;2011年,化工行业排放工业废水28.72亿吨,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3.50%,其中,化学需氧量排放32.80万吨、氨氮9.30万吨。2011年化工行业废水排放量较2009年在总量及占比方面均有所下降(环境保护部:2011年环境统计年报),但污染减排任务仍十分艰巨。
目前,环境保护有了一批比较成熟的能源节约、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的新工艺和新技术,但总体上讲数量比较少,水平也比较低,特别是缺乏关键共性技术,如农药、染料等精细化工行业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治理技术、高浓度氨氮废水削减技术等还未从根本上取得突破,还难以形成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力支撑。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当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清洁生产已经成为促进化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保障。但目前一些企业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理念还没摆到应有的重组位置,虽然在硬件上做了必要的投入,但缺少管理措施和制度保障,处于被动进行环境保护的状态。
根据《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全国以化工、石油化工为主导产业的省级以上开发区357个。截至2010年,全国已建成6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和管理水平的化工园区。化工行业以其具有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条长、产品线丰富等特性,被许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列入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在国家推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大环境下,化工园区更加重视节能减排,更加重视安全环保,纷纷利用产业集聚、链接互补的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三废”的排放。
目前,国家基层环保部门均实行双重领导,即行政上隶属当地地方政府管辖,业务上接受上级环保部门领导,导致在环境执法过程中容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再加上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不够完善、各部门协调性不好、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力量薄弱,欠缺环境执法的监督机制等原因,造成了环境执法困难,环境监管力度不够,这样就使得企业偷排、漏排现象时有发生。
根据《“十二五”化工行业环境保护发展指南》,化工行业的环境保护以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推广步伐,实现化工生产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三废”综合利用,有效削减化工生产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积极推广环保新技术,加大化工企业废水、废气的治理力度,使化学工业污染严重的局面有明显的好转,努力实现化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将加强典型企业和园区的示范,培育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创建一批“化工清洁生产示范企业”和“化工清洁生产绿色园区”。
企业是环境保护的主体,在自觉环保阶段,环保是效益:对环境友好的企业才能占有市场,生产过程污染程度低、清洁水平高的产品才更具有竞争性。主动环保的代表美国陶氏化学公司注重环保和安全,过去10年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约10亿美元,但是得到的效益回报达50亿美元,在贯彻实施责任关怀理念并积极推行节能减排的同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越来越严格的环保约束,必将倒逼重化工企业加强节能减排投入,加快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为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区域风险防控能力,环保部门将危险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要求严格纳入行业、区域发展规划,对不符合规划布局和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加快搬迁改造。同时,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及环保成本的提高,将有利于通过与市场综合作用方式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应转变能偷排就尽量不处理、宁愿交罚款也不愿投入环保的心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污染治理技术,提高运行管理水平以规避和防范环境风险,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增强竞争力并实现长期投资效益。
环境保护涉及化工企业环保工作的管理、监察和测试等内容;涉及监督检查化工企业执行“三废”治理情况并提出环保意见和要求;涉及组织进行企业内部环境监测、掌握原始记录、建立环保设施运行台帐、环保资料归档和统计工作;涉及定期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涉及对员工的环保宣传、培训和考核,是一项系统性的长期工作,因此应切实建立相应的环保工作机构。
化工企业在实施清洁生产、重金属污染防治、技术改造、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化工企业的成本压力,国家有关部门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及专项资金来引导行业企业的技术升级改造和污染治理工作,化工企业应积极争取,以实现短期环保投入与企业发展的平衡。
随着环保政策的逐步趋严,环境保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成为热点,环境保护将引致的化工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将促使化工企业逐步由被动环保转变为主动环保,促使化工企业真正将环保从前期投入贯彻到后续管理;同时,实现环保投入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