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在我们身边,已经有很多人,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来保护环境。创造低碳环保生活,其实并不难。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普通人的环保故事——
一大早,家住孔浦街道白杨社区的刘阿姨跟往常一样,出门晨练。一路走,她时不时地低头寻找着什么。不一会儿,眼尖的刘阿姨从路边花坛里捡起一个小塑料瓶,她熟练地拿出衣服口袋中的环保袋,将塑料瓶放进了环保袋里。原来,刘阿姨是个环保人士,自从退休,她就“兼职”做起了“环卫工人”。
“每天早上,我送孙子上幼儿园之后,都要在路边走近一个小时,一方面是当做锻炼身体,另一方面是捡塑料瓶。”时间久了,家里的自行车库堆了一座小山似的塑料瓶,虽然身边的人都不理解,觉得做这个事情既占用时间又占用空间,但刘阿姨却乐此不疲。刘阿姨告诉记者,自己每天捡垃圾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看不得干干净净的路面上出现垃圾。“现在我们路面上都干干净净的,环卫工人也经常在打扫的,但总有几个人会随手乱扔,我有时在路边看到就顺手捡起来了。”这顺手一捡,就捡了4年。
“小伙子,瓶子不要乱扔哦,那边有垃圾桶的。”说话间,看到一位年轻小伙子随手将一个塑料瓶扔在了马路上,刘阿姨赶紧过去劝阻。“塑料瓶这个东西是不会腐烂的,你扔在地里,它就一直存在,对环境很不好的。”
刘阿姨平时热心环保,从身边的点点滴滴中学习环保知识,除了捡塑料瓶子,刘阿姨平时还有一套“节水经”。
“淘米水浇花,洗手的水用水盆接起来还可以冲马桶……”在刘阿姨的家里,记者见到了四五个大水桶,这些盛水的容器,平日里都是刘阿姨的节水“法宝”。“这些桶都是我用来接水的,一个桶接的是淘米水,一个是漂洗衣服留下的水,可以拖地板,还有两个都是备用的。”刘阿姨介绍道,这样的节水好习惯,已经坚持了十几年,在她的影响下,现在全家都有自己的环保小妙招。
“刚开始我不是很理解妈妈的做法,我们觉得她太省了,一桶水要折腾好几遍,但后来看她坚持了那么久,也被感动了,妈妈有这样一颗环保爱心我们应该支持,要跟她学习!”刘阿姨的女儿张女士说。
“我觉得我做的都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一来省钱二来环保,何乐而不为呢?”刘阿姨笑呵呵地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正在学习用塑料瓶制作小手工,等到有成果了,要在小区里做一个小小的塑料瓶展览,向身边的居民宣传环保小知识。
26岁的小林每天都从倪家堰地铁站出发去鼓楼上班,他的环保理念就是“绿色出行”。“我觉得我以后不会想要买车,现在交通这么方便,地铁、公交都是随处可到的,没必要买车。”小林说,在自己的同龄人中,不少人都有跟他一样的想法。上下班坐地铁,挤公交,还可以刷开一辆共享单车。限行的日子,搭一辆顺风车或者拼车,也是不错的选择。
“绿色出行”除了在交通工具上选择低碳方式,在旅游时,小林也时刻注意着环保。“我平常出差或者旅游,需要住酒店的,都是自己带洗漱用品,从不使用酒店里的一次性用品。”小林告诉记者,自己是做广告创意工作的,经常会遇到一些客户要求做环保创意,时间久了,自己耳濡目染,受到触动,慢慢养成了一些环保小习惯。“其实我们在生活中,能做的环保之举挺多的,只是有些事情太小,小到被我们忽略了。”小林说道。
在同事们眼里,小林是个十足的环保达人,有时候近乎“疯狂”。“像我们办公室的空调绝对不可能在26℃以下的,如果调低了,小林肯定是第一个把它调到26℃。”小林同事李先生说,刚开始的时候大家觉得有些不习惯,时间久了,受小林的影响,大家都开始关注低碳环保。“我们公司现在出去野餐、露营大家都是自带餐具、洗漱用品,尽量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小林说。
都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那么如何才能让垃圾“变废为宝”呢?答案只有一个——垃圾分类。
记者走进白沙街道桃源社区日湖花园小区,在小区里随处转悠了半小时,就看见三位居民手里拎着绿色和黑色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分别投入了绿色的厨余垃圾桶和黑色的其他垃圾桶里,动作十分娴熟。在日湖花园小区,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垃圾分类已经融入到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日湖花园小区自2014年底作为江北区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以来,一直探索以社区、社会组织和物业三家共同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模式,并已连续两年获得宁波市垃圾分类优秀小区。
为了把垃圾分类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桃源社区通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等多种力量帮助指导物业公司做好垃圾分类工作,进一步完善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队伍,鼓励保洁人员有条件地担任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提高开袋检查率,并根据考核给予相应补贴,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完善并推广积分兑换、垃圾分类达人榜和模范家庭评选等活动,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针对部分居民“不会分”的问题,社区联合物业管理人员和志愿者组成的“入户指导”队,在全辖区范围内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开入户指导工作,利用晚上和周末时间,挨家挨户上门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还利用广场文化活动、趣味竞猜、模拟投放、集中讲座等形式组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同时通过桃源社区的微信公众号“桃源有意思”推广垃圾分类知识。同时,抓好辖区青少年群体的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工作,开展“小手拉大手、全家齐动员”垃圾分类主题活动,不仅如此,日湖花园还创新引入一家专业策划公司,以“小蚁哥”为设计形象,制作成宣传网格架、宣传画,设置在小区的角角落落,形象生动地向居民介绍垃圾分类知识,深受居民的欢迎。让每一名青少年成为家里的小小“督导员”。
时至今日,桃源社区在日湖花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桃源社区通过专业化的运行模式,逐步建立了分类投放、分类收集的良好模式,社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为了更好地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促使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桃源社区不断前行,立志让垃圾分类工作走进千家万户,走进居民的心里。
我国是世界上12个贫水国家之一,淡水资源还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全国600多个城市半数以上缺水,其中108个城市严重缺水。地表水资源的稀缺造成对地下水的过量的开采。上世纪50年代,北京的水井在地表下约5米处就能打出水来,现北京4万口井平均深达49米,地下水资源已近枯竭。
据环境监测,全国每天约有1亿吨污水直接排入水体。全国七大水系中一半以上河段水质受到污染。35个重点湖泊中,有17个被严重污染,全国1/3的水体不适于灌溉。90%以上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50%以上城镇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40%的水源已不能饮用,南方城市总缺水量的60%-70%是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
大多数洗涤剂都是化学产品,洗涤剂含量大的废水大量排放到江河,会使水质恶化。长期不当地使用清洁剂,会损伤人的中枢系统,使人的智力发育受阻,思维能力、分析能力降低,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障碍。清洁剂残留在衣服上,会刺激皮肤发生过敏性皮炎,长期使用浓度较高的清洁剂,清洁剂中的致癌物就会从皮肤、口腔处进入人体内,损害健康。
全球大气监测网的监测结果表明,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这五座城市的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日均浓度分别在每立方米200-500微克,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3至9倍,被列入世界十大污染城市之中。
我国以火力发电为主、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在一次性能源结构中占70%以上。如按常规方式发展,要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至少需要100亿吨煤当量的能源消耗,这将相当于全球能源消耗的总和,煤炭燃烧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并形成酸雨和造成温室效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对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应当采取治理措施,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的汽车,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及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提出“为了这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口号。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围内研究保护人类环境的会议。出席会议的113个国家和地区的1300名代表建议将大会开幕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同年10月,第2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建议,规定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让世界各国人民永远纪念它。联合国系统和各国政府要在每年的这一天开展各种活动,提醒全世界注意全球环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强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