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微信朋友圈里,有人晒出厨房里一字排开的4只垃圾筒;办公室里,同事们因为“小龙虾壳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争得面红耳赤;家里面,小朋友把刚从学校学会的垃圾分类知识教给爷爷奶奶…….将于7月1日起施行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了上海市民的环保动员令,也映照着市民对绿色风尚的追求。
今天,践行绿色生活、实现垃圾减量、破解“垃圾围城”的城市困局,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段时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大城市先后就生活垃圾管理建章立制,通过督促引导,强化全流程分类、严格执法监管,让更多人行动起来。有专家称,垃圾分类进入了“强制时代”。
让“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由墙上的标语,变为法律之下的全社会集体行动,需要更加精细化的城市管理、市民的积极配合,同时也需要生活习惯、消费理念乃至相关行业商业模式的改变,从而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合力。
绿色生活方式的塑造,需要在法律制度层面上推一把,把环保意识转化为社会共识和集体行动。
垃圾分类的刚性制度和市民的环保意识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不可能等到环保意识完全成熟之后,再让相关措施落地。这次上海的《条例》公布后,很多市民拿出了复习考试的劲头,钻研起了各种垃圾分类的问题:用过的粽叶算干垃圾,还是湿垃圾?家里的宠物粪便算什么垃圾,要不要冲进马桶里?
这一现象说明:正是在制度的推动下,在垃圾分类的实践过程中,相关理念才能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文明自觉,进而推动树立绿色风尚的标杆。
不可否认,突破生活的“舒适区”,告别长期以来养成的习惯,对谁都不轻松,但向前跨出一步,才能望到更远的风景。大家总是向往干净整洁的环境、期待成熟的垃圾分类制度,轮到自己实施时,才更深体会到细节的重要。小区的垃圾房改为定时定点开放,生活的节奏要匹配上垃圾房的开放时间;买菜时,带上帆布袋子,尽量不用塑料袋;出差时,带上便携式的洗漱用品.……一些关乎环境保护的宏大命题,也与个人生活细节的改变有关。对于一些商家来说,环保升级也是一次转型升级的契机。
比如,有的地方立法规定,酒店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日用品;餐饮外卖,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对此,一些手机订餐平台表示将推出“推荐无需餐具”功能,用户下单时,平台将不再默认提供餐具。对消费者来说,细节的变化,促使自己选择更绿色的生活方式,尽可能自备餐具,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对商家来说,因为法律作出了硬性规定,促动经营主体在绿色包装、产品质量、价值赋能上下更大的功夫。减少的是一双一次性筷子、一根塑料吸管,多的却是商家与消费者之间关于绿色生活的默契。习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需要所有人的付出,也将改变几代人的生活方式。干净、整洁的环境背后,是城市的精细化管理和成熟的环保理念。只有人人行动起来,转变生活习惯和消费方式,才能让环保意识成为生活中那条细细的红线,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更加深入人心。
习强调,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全社会人人动手,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作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