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大、中城市是各地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其特殊地位和性质及服务、产业、承载、集散和示范等功能,都要求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增强总体经济实力的同时,搞好环境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在经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这些活动对资源、环境产生的负效应也越来越明显。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
大、中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其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的年日均值都超过国家二级标准。影响大、中城市大气环境质量的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工业是最大的能源消费者,大多缺少有效的消烟除尘措施,煤烟型污染严重。这些污染源极为分散,低空排放,若遇逆温气象条件,降尘等浓度都大大升高,且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由于不断强化燃煤烟尘排放控制,锅炉改造,提高居民炊事气化率和增加集中供热面积,以及大力开展城市绿化,上述污染的年际变化还是呈下降趋势。
高消耗、重污染型工业企业的周围地带,大气环境质量通常要劣于其它地区。如,钢铁厂和焦化厂排放的SO2、粉尘,其它冶金、化工、石油化工、电镀、喷漆、印刷、塑料等行业排放出的酸性气体、有机废气、含重金属的废气等有毒有害物质。这部分污染种类多、成分复杂,虽然有些污染物的量少,不足以对整体大气环境质量构成威胁,但对局部地区有严重污染。此外,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大量的建筑施工加重了粉尘的污染,使TSP浓度居高不下。
由于近年机动车量增加较快,堵车严重,油品又低,致使尾气污染严重。主要交通干线及路口空气中的 NOX、CO污染严重,常年超标。它们在大气中的积累、增多,不可避免地导致二次污染物O3的形成,面临着发生光化学烟雾的潜在危险。令人欣喜的是,目前正在推行新能源车、使用无铅汽油,这不仅会减少机动车带来的铅污染,而且会有力地改善因机动车造成的大气污染。
市区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其中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大致各占一半,工业废水排放量、排放达标量近几年变化不大,但工业废水处理率提高较快,目前为80%左右,加之由于工业结构调整和工业重点污染源治理,水体中有毒污染物(酚、氰、砷、汞、铬)污染和重金属污染逐年减少,但一般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5、悬浮物)的污染还很严重。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城市污水处理率提高。尽管如此,仍有大量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或用来灌溉,是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地下水为一些大、中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和工农业用水水源。由于过度开采,已经造成了水质不断恶化、水位严重下降的不利局面,污水的渗入无疑雪上加霜。郊区各县的农田污灌,地下水污染也较严重。
固体废物中的工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均为递增趋势。面对日益增长的固体废物,处理能力仍较低,相当量的有毒有害废物未经处理、长期堆存。这些固体废物占用土地,其中的有毒成分对大气、土壤和地下水均构成严重威胁,而且存在着沼气爆炸的隐患。
噪声污染已成为直接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的主要问题。它是各类污染中群众信访率上升最快的一类,特别是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环境污染积累到一定程度,造成的经济损失就会越来越明显、直观。一方面,环境污染的增多,导致政府在污染物的运输、处置方面的投资增多,而用于经济建设的投资要相对减少。另一方面,人类的经济活动需要从环境中获取各类资源,这些资源一旦被污染,人类的获取过程就会变得十分困难,从而使经济受阻。如水体遭受污染后,工业所需纯净水的制取工序就会更复杂,成本也会更高。
国际上重视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没有一个良好的环境质量,不仅会受到国际社会的批评,而且难以吸引外资、发展经济。
大气中污染物增多,不仅妨碍植物生长,腐蚀建筑物,而且易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水体中污染物增多则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固体废物侵占大量土地、破坏地貌和植被,污染土壤、大气,其中分解、挥发出的有害病菌还可传播疾病。这些危害都可直接或间接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环境质量的改善却非一朝一夕之事,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建设项目的开工,令与公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环境问题增多,导致公众的不满,一些污染事故的发生也引起公众对污染物存在的恐慌。如1996年京郊的一处垃圾堆放处连续发生三次垃圾爆炸,一人被全身烧伤达65%以上。
这些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城市规模过大,基础设施落后,环境意识薄弱,发展模式不合理造成的。大、中城市担负着为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重要任务。因此,大、中城市不仅要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经济实力,强化经济功能,而且要尽快解决上述环境问题,创造和保持一流的环境质量,兼顾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效益,保证协调发展。
环境保护包括“保护自然环境”与“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两个方面。这就是说,要运用现代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深入认识和掌握污染和破坏环境的根源和危害,有计划地保护环境,预防环境质量的恶化,控制环境污染,促进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
实践证明,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生产中,必须同时注意自然界的“报复”,注意发展生产给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生态系统所带来的影响。环境保护工作就是要明确提出这一限度,通过宣传使大家认识这一限度,以政策、法律形式作出具体规定,并尽力实施这些规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工农业的现代化,保护和改善环境就成为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条件。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也就没有现代化,如果不注重环境保护工作,甚至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退化,则不只与我们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不相符合,而且也会危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身。这是由于:
⑵ 随着生产的发展劳动人民对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如果环境污染严重将会引起尖锐的矛盾,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
⑶ 现代化的生产装备(设备、仪表等)需要一个清洁的环境,在某种意义上说,搞不好环境保护也就难于实现现代化生产。
环境污染的远期影响,是对人类健康的严重威胁,不只是致癌,而且可能通过胎盘危及胎儿,以及引起遗传变异,染色体畸变和遗传基因退化。严重时可能使人类的质量退化,贻害子孙后代。
自然资源的破坏,有的要几十年、上百年才能恢复,有的则难以逆转。目前全世界估计有25000种植物,1000多种脊椎动物,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尽管人类正在采取许多局部性保护措施,但一些珍贵动植物还在继续走向灭绝,因为人类活动形成的全球性有害影响远远胜过局部保护性措施所产生的效果。
⒈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构建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基础和政策体系,为大、中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与政策支持。
⑴ 在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上,要克服片面地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的观点,要将环境与发展问题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长期以来,我们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而忽视了经济建设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或者即便是考虑到,也由于环境成本的外在化(环境后果由全社会承担或由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去处理)而不加注意。因此,必须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⑵ 水、大气、土壤这些公共资产,因其缺少产权或产权模糊,形成谁都可以污染却谁都可以不负责任的局面。因此,需明确资源管理、使用和保护的责、权、利,在一切资源作为社会财富归国家所有和一切资源必须有偿使用、有效保护的原则下,建立资源资产管理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应征收资源使用费、资源耗竭补偿费、资源更新和保护费,避免责、权、利界限不明,资源破坏浪费现象的发生。为了能约束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 应增加对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排放征收环境税等措施。
⑶ 修订、完善现行排污收费制度,研究向“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过渡的方法、步骤和标准等。从实践来看,单靠“命令型”控制措施管理环境难于奏效,必须结合有效的经济手段来促使污染者削减和治理污染。应当逐渐实行多因子收费,逐步提高收费标准,进而实行总量控制。
⑷ 在制定产业政策和进行产业结构、工业布局调整时,应把各种产业、各种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作为重要的考虑因素,结合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严格限制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企业发展,大力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全面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首先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其次,要调整提高第二产业,实现工业支柱产业的升级和战略替代,推动工业向高加工度化和高附加值化方向发展。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包括电子、汽车、机械、化工和冶金,其中,前两者为成长中的支柱产业,应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重点发展;对后三项较为成熟的、居主导地位的支柱产业,则应通过调整、改造,促进产业内部的升级,提高水平和效益,减少污染。
要按照城市功能分区,继续改善工业过分集中在市区的状况,逐步完成市区内污染扰民工厂和车间的改造和搬迁。城市中心区应以高效益的第三产业为主,市区边缘一方面接纳部分不宜去远郊的搬迁企业,另一方面要集中力量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城市建设重点要逐步从市区向远郊区转移,市区建设要从由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突出体现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功能。要加速发展新城和卫星城,建设和保护市区外缘的绿化保护带。
⑸ 环境的公共性使得政策的产生与制定必须有私营企业家、非政府组织、市政部门、公用事业部门、居民区协会、社团和个人的参与合作。他们代表各自不同的利益,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能互相沟通,达到利益的协调、目的的一致,所以应建立公众参与环境政策制定的机制;而政策的实施与执行也大都需要环保部门与若干其它部门联合起来,共同实现,因此也应有一个专门机制对这些活动进行协调。
⒉ 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和执法,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从总体上看,当前环境保护领域的立法和执法状况仍不能令人满意。其主要原因是环保法律不完善或不符合新的形势要求,操作性不强,相互间不协调配套;执法机制不健全,执法能力不足。因此,应健全与完善环保法律,加大环保的执法力度。同时,应建立与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
⒊ 充分发挥大、中城市的科技优势,推进环境保护的科学技术进步,推行清洁生产制度。在城市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的进程中,要针对不同情况,鼓励开发和使用可减少废物排放的生产技术与工艺。对现存污染工业,要继续研究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对行将发展的新工业,则要在设计过程中,就融入可持续发展思想。总之,要逐步将污染控制技术从以尾端治理为主转向以源头防治为主,使环境建设取得根本性的、重大的突破。
⒋ 继续运用经济手段,增加环保投入。一方面,可建立环境保护基金或利用低息贷款、减免税收及一些特殊奖励政策来增加环保方面的投资;另一方面,利用大、中城市的优势,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吸引海内外投资,加强环境建设。
⒌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促进经济发展,必须集中资金,突出重点,组织建设一批对发挥城市功能、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决定意义的重大城市基础建设施工项目,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⒍ 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支持公众参与环境管理。要面向领导和决策层宣传可持续发展思想;面向社会宣传环境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充分利用舆论工具,逐步增加环境状况的透明度,使全社会每个人都来关心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环境问题。建立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机制,鼓励公众团体从事环境保护事业,维护公众合法环境权益。
⒎ 在机械化和基本建设投资不足,尤其是现在我们的经济实力还不是特别强的情况下,应该充分依靠公众的参与和劳动力密集、廉价的优势来弥补不足。目前一些地方已经实行垃圾袋装化,走向分类回收。这种方法使回收、保护资源的费用降低,效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