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6686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半岛体育app校园环保社团的勇猛与渴望

发布时间:2023-08-01 02:30:16浏览次数:

  半岛体育app与会领导与全国高校环保微社团行动先锋社团的代表合影,同时大学生还展示了他们创意的活动主题“绿社会微环保”。陈伟摄

  青青校园里,一抹抹绿色倔强地成长。那就是环保类社团。它们中,有的已经走过44年,有的才蹒跚起步。无论岁月长短,一届一届的学子都用自己的汗水努力着,希望这努力能够让天更蓝一些、空气更清新一些。

  12月13日,他们把环保社团的勇猛和渴望带到了“2011大学生环保论坛”上。让我们都来关注一下吧。

  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成立16年了,始终把“用行动传播环保理念,做有责任的青年人”作为信条。据协会的曹文静说,废纸回收、布袋推广、电子垃圾回收等绿色生活宣教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在广大师生中有广泛的影响力。他们常年开展的中小学绿色教育活动也是协会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热爱自然、关爱下一代环境教育的中外师生参与。

  近年来,清华绿色协会扎根校园,面向社会,不断打造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品牌活动。2009年,经过辛苦筹办,首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成功举办,该峰会成为国内能源与气候变化领域首个由青年人独立发起组织的峰会,受到国内外多家媒体的报道与关注。到今年为止,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

  PRED学社,一个洋气的名字,代表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在所有校园环保社团中,这个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社真算是“老资格”了——成立于1967年11月13日。据协会的邓安琪说,学社经常举办各种宣传低碳生活方式的活动,还在校园里设立了废旧电池的固定回收站。学社走进校园家属区,让老教授、老干部们把不用的东西分开收集起来,送到偏远的乡村小学去。现在,学社正在申请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过程制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更多人感兴趣。

  “世界上将环保分为四大层次:第一是专业层次;第二是经济层次;第三是政治层次;第四是文化层次。我做社团第一年,连第一个层次都算不上。在我的任期内,我努力要让学生环保专业起来。我觉得将实践中加入专业元素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邓安琪说。

  邓安琪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考察极地冰盖。“我觉得趁我年轻的时候不去看,就没有机会了。”

  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的活动具有地域特色。2008年6月5日,该协会成立。自成立起,它就特别关注湖南的母亲河——湘江的水质保护。协会每年都会去湘江考察,取水、采样、研究,形成分析报告。这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小的影响,湖南省还颁了个特别奖给他们,以资鼓励。

  校园环保社团也有一些难处理的问题。曹文静同学说,大学生做环保,面临着资金、资源和知识的不足,社团组织机构也不够成熟规范,开展活动影响的范围仍不够大,延续性还成问题。“我们怎样将环保做得更加专业,怎样让活动切实地影响身边的人,带动青年人落实环保低碳,让环保并不再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宣传资本,而是真正走进大家的生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资金的缺乏是一个共性的困难。中国传媒大学绿色协会会长李瑞同学提出,学校对校园社团资金支持很少,几乎全靠负责外联的同学拉赞助。“资金方面的缺陷,可能让我们有一些比较好的点子胎死腹中或者没办法完成下去。”

  来自北师大白鸽绿色的同学也觉得经费让人“非常非常头疼”。有的老师给他们指出了个路子——去向一些企业和基金会申请,如果对方有做环保的项目,那么得到支持的可能性就很大。“这是一个获得经费的非常好的手段。”

  另一个困难是专业性不够。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专业的人,一是缺专业的内容。复旦大学环境保护协会姚克成说,身边的学生各有各的想法,不少人要获取的是简历上的一行字,真正热心公益愿意做下去的少,剩下的人可能根本就不够挑。每年都是这个样子。

  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的刘敏则指出,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高校,做出来的活动却大同小异。“社团有哪些活动,回答说捡垃圾、回收废旧电池、植树,上一届都做了什么,捡垃圾、回收废旧电池、植树,你们这一届有什么特色活动,去江边捡垃圾,去郊区植树,然后没有了。因为很多校园的社团活动还是没有脱离校园这个框架,虽然在校园里面做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突破现有的模式,就算少数的社团或少数的人做得不错,也无法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绿色协会更是面临这样的矛盾。这所高校根本没有环保类专业。协会的人自身都不是特别懂。成立10多年了,协会还在不断摸索中。“很想和各位高校的负责人联系一下。就是你们那种比较专业的,能不能去我们学校开一下讲座,单独和我们的干事、会员传输一下环保类的观念。”协会负责人说。

  论坛上主办方也表示,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环保社团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希望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借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成功模式,建立一个全国高校环保社团的平台,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

  今年9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发起了“微社团行动”,邀请全国高校的社团入驻目前唯一具有社团管理功能的微博平台——微博校园(。目前入驻微博校园的环保社团有100多家。

  据悉,如果这个平台起来,将能够为高校环保社团提供以下服务。首先,实践营将成为引导环保社团参与国家主流环保行动的平台。相对于环保事业的需求和大家的理想,任何一个社团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而把全国的环保社团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共同推动校园环保事业的发展,那将可以形成巨大的环保力量。类似于德班气候大会的参与、大型的环保调研考察、向全世界表达中国青年的环保意见等事项均可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

  其次,这也是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在全国社团共有的平台上,通过微博校园社团聚合页面、校媒采通以及QQ群等线上平台,加上线下丰富多彩的活动,环保社团就能经常性地在一起交流学习。同时,各院校的校园媒体和环保社团也能够联动起来,在校园内对环保活动进行充分的宣传。中青报也将利用自身的传媒资源,为环保社团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同时,这还能成为资源整合的平台。中国青年报社将携手伊利集团等合作伙伴,通过各种方式扶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环保实践营也会争取政府、公益团体、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为环保社团的发展给予经费、专业指导、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支持。

  此外,主办方最看重的是为有志于环保事业的大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这次中青报和伊利集团共同发起的“环保微社团”行动,只是一个开始。主办方希望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让所有有志于环保事业的同学,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更丰富的活动技能,具备更高的观察角度和更广更深的思维空间,能从学校的社团,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舞台。

  青青校园里,一抹抹绿色倔强地成长。那就是环保类社团。它们中,有的已经走过44年,有的才蹒跚起步。无论岁月长短,一届一届的学子都用自己的汗水努力着,希望这努力能够让天更蓝一些、空气更清新一些。

  12月13日,他们把环保社团的勇猛和渴望带到了“2011大学生环保论坛”上。让我们都来关注一下吧。

  清华大学学生绿色协会成立16年了,始终把“用行动传播环保理念,做有责任的青年人”作为信条。据协会的曹文静说,废纸回收、布袋推广、电子垃圾回收等绿色生活宣教活动已经开展了很多年,在广大师生中有广泛的影响力。他们常年开展的中小学绿色教育活动也是协会的一大特色。吸引了众多热爱自然、关爱下一代环境教育的中外师生参与。

  近年来,清华绿色协会扎根校园,面向社会,不断打造专业化和国际化的品牌活动。2009年,经过辛苦筹办,首届国际青年能源与气候变化峰会成功举办,该峰会成为国内能源与气候变化领域首个由青年人独立发起组织的峰会,受到国内外多家媒体的报道与关注。到今年为止,峰会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

  PRED学社,一个洋气的名字,代表着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在所有校园环保社团中,这个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学社真算是“老资格”了——成立于1967年11月13日。据协会的邓安琪说,学社经常举办各种宣传低碳生活方式的活动,还在校园里设立了废旧电池的固定回收站。学社走进校园家属区,让老教授、老干部们把不用的东西分开收集起来,送到偏远的乡村小学去。现在,学社正在申请将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过程制成一个旅游景点,让更多人感兴趣。

  “世界上将环保分为四大层次:第一是专业层次;第二是经济层次;第三是政治层次;第四是文化层次。我做社团第一年,连第一个层次都算不上。在我的任期内,我努力要让学生环保专业起来。我觉得将实践中加入专业元素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的。”邓安琪说。

  邓安琪还有一个大胆的想法:考察极地冰盖。“我觉得趁我年轻的时候不去看,就没有机会了。”

  中南大学绿色科技协会的活动具有地域特色。2008年6月5日,该协会成立。自成立起,它就特别关注湖南的母亲河——湘江的水质保护。协会每年都会去湘江考察,取水、采样、研究,形成分析报告。这在社会上形成了不小的影响,湖南省还颁了个特别奖给他们,以资鼓励。

  校园环保社团也有一些难处理的问题。曹文静同学说,大学生做环保,面临着资金、资源和知识的不足,社团组织机构也不够成熟规范,开展活动影响的范围仍不够大,延续性还成问题。“我们怎样将环保做得更加专业,怎样让活动切实地影响身边的人,带动青年人落实环保低碳,让环保并不再只是一个吸引眼球的宣传资本,而是真正走进大家的生活,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资金的缺乏是一个共性的困难。中国传媒大学绿色协会会长李瑞同学提出,学校对校园社团资金支持很少,几乎全靠负责外联的同学拉赞助。“资金方面的缺陷,可能让我们有一些比较好的点子胎死腹中或者没办法完成下去。”

  来自北师大白鸽绿色的同学也觉得经费让人“非常非常头疼”。有的老师给他们指出了个路子——去向一些企业和基金会申请,如果对方有做环保的项目,那么得到支持的可能性就很大。“这是一个获得经费的非常好的手段。”

  另一个困难是专业性不够。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专业的人,一是缺专业的内容。复旦大学环境保护协会姚克成说,身边的学生各有各的想法,不少人要获取的是简历上的一行字,真正热心公益愿意做下去的少,剩下的人可能根本就不够挑。每年都是这个样子。

  武汉大学绿舟环保协会的刘敏则指出,虽然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高校,做出来的活动却大同小异。“社团有哪些活动,回答说捡垃圾、回收废旧电池、植树,上一届都做了什么,捡垃圾、回收废旧电池、植树,你们这一届有什么特色活动,去江边捡垃圾,去郊区植树,然后没有了。因为很多校园的社团活动还是没有脱离校园这个框架,虽然在校园里面做活动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如果我们没有突破现有的模式,就算少数的社团或少数的人做得不错,也无法形成更大的社会影响力。”

  中国传媒大学绿色协会更是面临这样的矛盾。这所高校根本没有环保类专业。协会的人自身都不是特别懂。成立10多年了,协会还在不断摸索中。“很想和各位高校的负责人联系一下。就是你们那种比较专业的,能不能去我们学校开一下讲座,单独和我们的干事、会员传输一下环保类的观念。”协会负责人说。

  论坛上主办方也表示,举办这次论坛的目的之一,就是希望能进一步了解环保社团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希望能够整合各方资源,借鉴中国高校传媒联盟的成功模式,建立一个全国高校环保社团的平台,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

  今年9月,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发起了“微社团行动”,邀请全国高校的社团入驻目前唯一具有社团管理功能的微博平台——微博校园()。目前入驻微博校园的环保社团有100多家。

  据悉,如果这个平台起来,将能够为高校环保社团提供以下服务。首先,实践营将成为引导环保社团参与国家主流环保行动的平台。相对于环保事业的需求和大家的理想,任何一个社团的力量都是有限的。而把全国的环保社团的力量聚合在一起,共同推动校园环保事业的发展,那将可以形成巨大的环保力量。类似于德班气候大会的参与、大型的环保调研考察、向全世界表达中国青年的环保意见等事项均可通过这个平台来实现。

  其次,这也是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在全国社团共有的平台上,通过微博校园社团聚合页面、校媒采通以及QQ群等线上平台,加上线下丰富多彩的活动,环保社团就能经常性地在一起交流学习。同时,各院校的校园媒体和环保社团也能够联动起来,在校园内对环保活动进行充分的宣传。中青报也将利用自身的传媒资源,为环保社团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同时,这还能成为资源整合的平台。中国青年报社将携手伊利集团等合作伙伴,通过各种方式扶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环保实践营也会争取政府、公益团体、企业、科研机构等社会力量,为环保社团的发展给予经费、专业指导、政策扶持等多方面的支持。

  此外,主办方最看重的是为有志于环保事业的大学生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平台。这次中青报和伊利集团共同发起的“环保微社团”行动,只是一个开始。主办方希望能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实践机会。让所有有志于环保事业的同学,拥有更多的专业知识,掌握更丰富的活动技能,具备更高的观察角度和更广更深的思维空间,能从学校的社团,走向全国甚至全世界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