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6〕55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环节,对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便利群众办事创业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环境保护部初步构建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积极开展网上办事,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网上服务事项不全、信息共享程度低、可办理率不高、企业和群众办事仍然不便等问题,同时还有少数部门尚未开展此项工作。为落实国务院《指导意见》,加快推进我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切实提高环境保护政务服务质量与实效,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推进数据共享,打通信息孤岛,推行公开透明服务,降度易成本,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共享“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成果。
坚持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已有资源设施,加强集约化建设,推动环境保护政务服务平台整合,促进条块联通,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多方利用。
坚持问题导向。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等问题出发,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推进线上线下融合,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供渠道多样、简便易用的政务服务。
坚持协同发展。加强协作配合和工作联动,明确责任分工,实现跨部门整体推进,做好制度衔接,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制度和机制保障。
坚持开放创新。鼓励先行先试,运用互联网思维,创新服务模式,拓展服务渠道,开放服务资源,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环保建设,构建政府、公众、企业共同参与、优势互补的政务服务新格局。
(三)工作目标。2017年底前,建成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公开政务服务事项,政务服务标准化、网络化水平显著提升。2020年底前,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建成一网办理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大幅提升环境保护部政务服务智慧化水平,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方便、更快捷、更高效。
加快环境保护政务信息资源互认共享,开展政务服务大数据分析,把握和预判公众办事需求,提供智能化、个性化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依法有序开放网上政务服务资源和数据,鼓励公众、企业和社会机构开发利用,提供多样化、创新性的便民服务。
1.全面推进网上办事服务。整合集成建设项目环评、危险废物越境转移核准、自然保护区建立和调整等行政许可审批系统和信息,建立网上审批数据资源库,构建“一站式”办事平台。建设电子政务办事大厅,形成网上服务与实体大厅服务、线上服务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模式,实现统一受理、同步审查、信息共享、透明公开。目前,我部除2项因涉外涉台原因暂不适宜网上办理的审批事项外,还有2项审批事项未实现,计划于2017年底前完成。
2.提升信息公开服务质量。加强信息公开渠道建设,通过政府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公开质量时效。积极做好主动公开工作,满足公众环境信息需求。规范信息发布和解读,传递全面、准确、权威信息。做好部长信箱、12369环保热线、微博微信等政民互动渠道,及时回应公众意见、建议和举报,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3.拓展政府综合服务能力。以优化提升民生服务、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大数据应用市场化为重点,建立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行业和社会数据,研发环境质量、环境健康、环境认证、环境信用、绿色生产等方面的信息产品,提供有效便捷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传统公共服务数据与移动互联网等数据的汇聚整合,开发各类便民应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
创新应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以环境资源目录为驱动,对环境质量、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环境风险进行全面感知和动态监控,向企业和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及时、高效的公共服务。
1.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建立生态环境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利用信息资源目录体系管理系统,实现系统内数据资源整合集中和动态更新,建设生态环境质量、环境污染、自然生态、核与辐射等国家生态环境基础数据库。建设生态环境大数据工程,拟通过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接入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库等其他国家基础数据资源。拓展吸纳相关部委、行业协会、大型国企和互联网关联数据,形成环境信息资源中心,实现数据互联互通。
2.推动数据资源共享服务。明确各部门数据共享的范围边界和使用方式,厘清各部门数据管理及共享的义务和权力,制定数据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编制数据资源共享目录,重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环境监管、环境执法、环境应急等数据共享。基于环境保护业务专网建设生态环境数据资源共享平台,提供灵活多样的数据检索服务,形成向平台直接获取为主、部门间数据交换获取为辅的数据共享机制,研发生态环境数据产品,提高数据共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1.全面公开服务信息。在环境保护部门户网站和实体政务大厅,集中全面公开与政务服务事项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通知公告、办事指南、审查细则、常见问题、监督举报方式和网上可办理程度,以及行政审批涉及的中介服务事项清单、机构名录等信息,并实行动态调整,确保线上线下信息内容准确一致。规范和完善办事指南,列明依据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注意事项等;明确需提交材料的名称、依据、格式、份数、签名签章等要求,并提供规范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除办事指南明确的条件外,不得自行增加办事要求。
2.完善发布、解读、回应配套环节管理。一是全面建立并实施政策解读机制。明确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由牵头起草部门负责解读;建立专家解读队伍,及时解读政策,并通过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等渠道广泛发布。二是加强对重大政务舆情的收集、回应工作。建立了网络舆情收集、研判、报告和回应机制,第一时间收集外界对政府工作的疑虑、误解,加强分析研判。三是积极主动回应群众关切和诉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通过新闻发布会、媒体见面会等形式,邀请新闻记者、有关专家进行座谈答疑,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使一些重难点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3.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规范引导公众依法、有序、理性参与,有效促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健康发展。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建立公众参与办法。鼓励引导群众分享办事经验,开展满意度评价,不断研究改进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环境保护部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对建设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政务服务部门、信息化部门和有关业务单位分工明确、协调有力的工作机制。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亲自部署,狠抓落实;具体分管领导负责统筹推进、监督协调。
(二)强化考核监督。建立“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绩效考核制度,纳入我部绩效考核体系,定期通报并公开工作进展和成效,并在环境保护部门户网站设立曝光纠错栏目。建立奖惩机制,对综合评价高、实际效果好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开展不力的予以通报批评。
(三)加大培训推广力度。定期组织面向公众办事服务的公职人员开展培训,提高服务意识、业务能力和办事效率。同时,建立一支既具备互联网思维与技能又精通政务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做好宣传推广和引导,方便更多群众通过网络获取政务服务,提高“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社会认知度和群众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