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6686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中国经济经历艰难转型期 绿色能源终将6686体育成为主流

发布时间:2023-08-19 15:10:11浏览次数:

  6686体育走基层、进百企,我们发现,那些成功突围者,除付出艰辛外,就是找到了“法门”,这“法门”就是转型。本刊记者深入三家基层企业,了解到三个典型故事。

  估计很少有人会像孙建华那样痴迷于收集各种帽子——不同种类、不同款式、不同年代、不同国别的帽饰超过2000件,仅600件藏品就办成了一家令同行艳羡的帽饰博物馆。而他的本职工作,是南通富美服饰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公司的主要业务是帽饰,长期的业务往来,让他对帽饰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如今在圈内,他有了“帽子哥”的名号。

  20多年前,年轻的孙建华在一家国营纺织企业工作,当时他有很多经营理念和想法,苦于人微言轻,企业经营层不予采纳。才华得不到施展的他,30岁辞职,专门做起了帽子的外贸生意。

  那些年,孙建华一个人拼命地在国外跑客户,个中艰辛一言难尽。“为了节省差旅费,我都是掐着秒算火车的班次。因为当时欧洲的国际班次并不算多,错过就得多花费一天的住宿费。”有一次,为了赶上意大利去往法国的列车,孙建华扛一个大背包、提两个大拎包,狂奔10多分钟,上车后累得呕吐不已。

  “当时,很多产品还没有样本的概念,多是给客户写封信或发个传真,然后就是靠天收。”孙建华决定给客户提供产品图片样本,让客户对产品有直观的了解;当别人开始提供样本时,他就再增加样品;当别人学会这两招后,他就再给客户寄帽子的色卡和面料卡……“反正,我努力比竞争对手走先一步,让客户掌握更全的信息,方便选择。”孙建华说。

  如今,孙建华的公司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在这个传统行业里没有看到一点颓势。“别人模仿我的一个款式,我就设计出更多款式,别人意识到我的款式好,我已经在研发新面料,让他们永远跟着我走。”孙建华说。

  孙建华相信自己的员工同样是专家,于是,他在公司内部设立了“商学院”,布置20多名业务骨干把工作经验写成教案走上讲台向员工授课。“公司不能只我一个将军,要让更多的员工成为将军级的人物,这样,我就可以拥有帽子行业的专家团队。”

  “企业面临的挑战,就是挑战企业主的智慧,挑战他的预测和认知能力。如果他不迷惘,企业就永远不会败。”孙建华自信地说,“说不定,我的产品将来也会成为中国的‘爱马仕’。”心若在,梦就在。谁能说,“帽子哥”的梦想不能实现?

  地处苏北滨海县的江苏万恒铸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泵阀类铸件生产经营的制造商,原本也就是一个家族小企业,目前却拥有国际定价权,即在原材料成本和人民币汇率调整时,公司能自主调价,国外客户对此没有异议。能有这样的“江湖地位”,得益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逆势布局”,倒逼自己成为“高大上”的公司。

  “那时候,大部分企业考虑如何度过寒冬、怎样抱团取暖,收缩产能。我们却逆向思维,认为寒冬总有过去的时候。沉下心来,好好考虑下一步发展,最终决定采取‘高攀’‘倒逼’的新模式。”公司副总经理刘建东说。

  万恒提出,国内企业要给他们下订单,本身必须在国内行业中排名前十,国外则必须排名前二十,除非它的产品在国际上非常有名气。这种“剑走偏锋”,形成来自外部的倒逼和最高要求,让万恒没有偷工减料的余地,只能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水平。

  “其实,把下游客户定位这么高,我们最终能从中受益,为什么?因为我的铸件要满足它高水平的产品。此外,为了让我们通过审核,对方还要对我们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培训。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虽然一开始少了一些订单,但从长远看却大有好处。”刘建东说。

  公司一方面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在硬件设施上努力达到国际一流企业水准,另一方面加大“软件”改造力度。2009年至今,每天的下午五点到六点半,都是公司的质量管理培训时间,同时积极把员工“送出去”,让更多的员工通过考试拿到各种资质证书。

  为了提高一线人员的理论和操作水平,公司创办了万恒职工大学,与盐城技师学院、盐城工学院联合办学,把生产岗位上工龄比较长的工人组织起来办培训班,学习诸如焊接、材料学、制图等。公司现有1860人,仅前两年就评了100多个工程师。学习的所有费用,都由公司解决。

  与国际一流相比,万恒显然还是小企业,但在行业内已稳居国内前列,2014年被评为铸造业国内百强。多年逼迫自己“高大上”,已让万恒获益良多。

  “怎么让中国农民富起来?新常态下如何做农业?”在永鸿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胡鸿飞眼里,涉农企业要真正发展好农业,壮大自身,必须要依靠农民,尽量吸纳更多的农民参与,让农民受益。基于这样的想法,他目前正全力打造“农业综合体”。

  胡鸿飞原来的主业并不是农业综合体,而是养殖和餐饮。同质化的竞争让他疲惫不堪,他决心转型,并参照“城市综合体”设想出农业综合体的概念。

  “农业综合体不仅可以让市民吃上生态环保的健康食品,还能让市民观光旅游,体验各种农耕文化。”胡鸿飞说,综合体对农业进行多重开发,发掘农业和农村的最大价值,不仅搞种植,还搞休闲旅游、采摘、农耕体验、健康食品加工销售等,带动尽可能多的农民参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也得到了拓展。

  胡鸿飞并没有夸夸其谈,他投资10多亿元,花了整整5年时间,在南京市六合区偏远的丘陵地带打造巴布洛生态谷。这是一家集旅游观光、娱乐休闲和绿色健康食品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智慧农业综合体。

  目前,这里已初步开发出现代旅游观光葡萄产业园6686体育、现代都市牧场科技产业园、现代农业文化体验产业园。当地1000多位中老年农民靠种地、养殖的技能,在生态谷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不少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纷纷回来就业。

  2014年底,江西南昌附近的高安巴布洛现代农业综合体也举行签约仪式,注册资金1亿元。“项目以养牛为主,这是那里的特色,我准备在高安做好牛肉系列产品,做大当地的辣椒、茶油等特色产品,这些,都需要依靠当地的农民。”

  一些公司或财团也希望与胡鸿飞合作,但并不明白他的发展思路。前不久,江苏一家著名的企业负责人问胡鸿飞“已经挣了多少钱?”当得知巴布洛生态谷还没有挣钱时,便不愿再听“农业综合体”的理念,让胡鸿飞非常尴尬。“后来想想,我觉得很庆幸。正是因为他们还没看到商机,所以才给了我们机会。”胡鸿飞笑着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记者 朱旭东 张展鹏 朱国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