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6686体育(中国)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

全国咨询热线

400-123-4567

半岛体育app践行绿色发展承诺中国一汽全方位推进“双碳”目标落地

发布时间:2023-08-18 12:57:02浏览次数:

  半岛体育app力争2030年前要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中国的“双碳”实现可谓时间紧、任务重。而随着“双碳”目标已提出近两年,作为降碳主力行业之一的汽车制造业,也正在交出碳减排的优秀答卷。

  作为“双碳”战略的践行者与推进者,中国一汽提出计划到2053年,基本达到净零排放水平,具备实现碳中和能力。目前,企业通过落实绿色制造、推进全产业链减排、引领技术变革、优化产品结构等多个方面,全力推进企业的低碳化转型,努力实现“双碳”目标的落地。

  工厂是绿色制造的主体,是推进绿色制造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一汽提出深入践行绿色制造,建设绿色工厂。2021年新建成的红旗繁荣工厂,正是中国一汽为拥抱“双碳”目标打造的世界一流数智化、绿色制造样板工厂。

  该工厂通过运用干式漆雾过滤装置、沸石转轮+RTO焚烧处理装置,集成光伏发电和梯次电池技术,红旗繁荣工厂VOC去除率达99%,热能回收利用率达95%,每年节约标准煤9.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7万吨、二氧化硫864吨。从再生能源使用、环保工艺应用及污染末端治理等环节入手,红旗繁荣工厂实现了厂区内全生命周期节能降碳。

半岛体育app践行绿色发展承诺中国一汽全方位推进“双碳”目标落地(图1)

  除此之外,中国一汽也持续推进已有工厂的节能节水技术改造,不断增强能源资源回收利用率。2020年,中国一汽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213个,实现节能量1219.86万吨标准煤,废水减排量达80.27万吨,年度新增工信部认证“绿色工厂”7家。在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五批绿色制造名单中》,一汽解放,天津一汽丰田等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这场大考中,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需要加强合作。中国一汽着力构建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制造模式,通过绿色设计、绿色采购产品与包装、绿色运输、产品回收等全链绿色管理,将自身的环保高标准逐渐渗透至产业链,辐射并带动全产业链低碳发展。

半岛体育app践行绿色发展承诺中国一汽全方位推进“双碳”目标落地(图2)

  中国一汽在产业层面,创新提出了“Ecolin5”五链融合解决方案,即打造并推广以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链为核心,融新型消费链、智能绿色出行链、智慧能源链、新基建链等“五链”为一体的未来型智慧绿色城市汽车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是中国一汽和红旗品牌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性生态布局。

  技术是实现“双碳”落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中国一汽持续注重环保节油技术和低碳绿色能源技术的研发应用,加大资金投入,全力攻克技术难关。在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中国一汽已突破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相关专有技术达到百余项。

  其中,2020年,由中国一汽生产的红旗CAPE7-050K/170/338-1型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国家机动车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上海),顺利通过功能测试、气密性测试、质量测试、额定功率测试和高低温储存等严格检验,获得强制性认证。这标志着红旗燃料电池向商品化应用,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产品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中国一汽计划到2025年,新能源车型将在一汽红旗销量中占比达到40%,到2030年达到80%;同时,智能网联L2级以上车型的渗透率在2025年达到70%,2030年达到90%。从当前情况来看,中国一汽在新能源领域已进入发展快车道,陆续发布了红旗E-HS3、红旗E-HS9、红旗E-QM5、奔腾NAT、解放J6F纯电动等重磅新能源车型。截至目前,中国一汽旗下自主品牌均有明确的电动化战略目标,以及新能源产品研发、上市计划,并正实施产品从设计开发到回收利用的闭环绿色发展理念。

半岛体育app践行绿色发展承诺中国一汽全方位推进“双碳”目标落地(图3)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3月份上市的红旗E-QM5,是红旗首款重磅打造的B级新能源豪华轿车,也是中国一汽推出应对“双碳”要求的核心产品。该车拥有专利技术超过200项,既支持换电模式,又支持充电模式,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仅103克。目前在吉林省“旗E春城 旗动吉林”项目推动下,一汽红旗在长春已建成41座换电站,已运营超2000台E-QM5换电车型;预计全省今年换电站新建数量将超过100座,覆盖省内各地市州。红旗E-QM5用户也将会体验到更为便捷的充电、换电服务,享受绿色的美好生活。

半岛体育app践行绿色发展承诺中国一汽全方位推进“双碳”目标落地(图4)

  对于汽车行业而言,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中国一汽正着力锻造在低碳生产、低碳技术、低碳产品等各方面的核心能力与竞争优势,助力打造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产业生态,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