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满载货物的巨轮靠岸即可接入电缆享受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一台台纯电力驱动的自动化轨道吊将集装箱整齐地码放在堆场中,一辆辆新能源集卡车在港区里穿梭自如……在山东港口日照港繁忙生产的背后,“智慧”“绿色”正让年轻的大港发生着质变。
与城市共生共荣的日照港,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始终高标准推进智慧绿色港口建设,以一系列转型“大动作”,坚持多维综合驱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让“绿色”成为港口发展、港城融合的鲜亮底色。
夜幕降临,山东港口日照港东区矿石码头前沿灯火通明,这座有着30多年历史的老码头已全部安装上了节能的LED照明。在整个山东港口日照港,约63%以上的码头已实现了绿色照明改造。
让灯更节能的同时,日照港也在致力于降“油”加“电”。2021年,山东港口日照港聚焦集装箱短倒运力绿色提升,淘汰一批低排放燃油车,首批投放电动集卡30辆,配套建成可满足50台换电集卡能源补给需求的换电站。今年以来,电动集卡作业占比保持在三分之一以上,30辆电动集卡日均总换电量为8000kwh,换电达到40余次,每年可节约柴油70万升,减排二氧化碳1620吨、二氧化硫0.36吨,实现了集装箱绿色低碳水平运输新模式。
此外,LNG车辆用气需求也得到了妥善解决。山东港口日照港携手青岛港加快推进深层次融合,占地面积约6120平方米的石臼港区西区LNG加气站就此诞生,站内配置国内领先的加气设备,最高每天可满足1000余部LNG车辆的加气需求,为日照港加速港区清洁能源替代提供了重要的配套设施。
随着电能、太阳能、LNG、氢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扩大,目前,日照港生产作业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1%以上,港口减碳降耗被注入源源不断的绿色动能。
大宗干散货是山东港口日照港的骨干货种,但煤炭、矿石等在装卸中很容易扬尘,如何通过有效地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港口高效绿色发展,是压在港口人心上几十年的难题。
6月27日,日照港会同日照环科所公司编制的团体标准《港口散装物料堆场抑尘剂及应用规范》(T/ESSD001-2022)由山东省生态学会发布,成为国内港口行业首个散装物料堆场抑尘剂标准,为日照港货垛抑尘带来最优解决方法。
日照港海港装卸公司抑尘剂制备车间负责人、业务技术中心经理贺芳介绍,为解决市面上抑尘剂种类繁杂、标准不一,抑尘效果良莠不齐的问题,他们创新研发“山港润”散货抑尘剂。在使用过程中,“山港润”散货抑尘剂呈现出结膜快、结膜厚、硬度高、风蚀率低等优势;喷洒过程高效率,5万吨标准垛,1人1车20分钟就可喷洒完成,同时避免了人员上下垛苫盖的安全风险;喷洒过后,可自然降解,实现了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有效避免了对环境的污染。
如果说抑尘剂的应用只是单点突破,那么实现全流程、立体化、系统性的环境管控就是港口绿色发展的要义所在。山东港口日照港打造生态环境智能管控平台,在石臼港区南区利用物联网技术联动环保设备,实时监测粉尘浓度,实现堆场智慧喷淋;大机自动上水,通过悬臂喷洒抑尘剂;皮带智能清扫,全过程控制粉尘源;建造防风抑尘墙,为露天堆场织满绿色屏障……一系列的举措,日照港正逐步构建起全流程立体智能环保管控体系,推动环境管理向智能化、集约化、精细化嬗变,让智慧绿色成为港口发展的鲜亮底色。
同时,为实现散货作业本质环保,日照港逐步将大宗散货作业功能逐步调整到距离城区10公里以外的石臼港区南区,实现“东煤南移”和“北集南散”。昔日的黑色煤堆场,摇身变为如今的黄金海岸线,雪白的海鸥在空中飞舞盘旋,与蓝天大海一同见证着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新思路和新模式。
8月12日,“日照—博兴”海铁联运集装箱班列成功开通,日照港鲁北集装箱业务再添新通道,为腹地客户货物转水提供了有力的集疏运保障,这是日照港优化运输结构的又一成果。
优化运输结构是提升交通运输整体运行效率、节约能源、降低排放最有效的手段,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运输生态环境问题、推动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山东港口日照港主动调整运输结构,积极推进“公转铁”“公转水”“散改集”等业务,联合济南铁路局,建成全国沿海港口首个路港集疏运指挥中心,实现路港生产组织一体化、一张表,生产信息互通共享、运输组织高效畅通、作业过程联系无缝衔接,提升了铁路运输组织效率;依托山东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平台,打通港口到“内陆港”海铁联运通道;携手板块集团,开辟“石岚快航”,打造石臼-岚山港区散货物流绿色疏运通道,助推干散货疏运能力提档升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日照港铁路货物拖运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沿海港口首位,且于2021年度首次突破9000万吨大关。其中,日照港集发公司今年6月份火车作业量同比增长31.65%,创历史新高。
今年,日照港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项目也入选了2022年山东省多式联运“一单制”试点工程名单。目前,日照港已开通海铁联运班列29条,海铁联运量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84%。日照港将在内贸集装箱海铁联运“一单制”实践基础上,探索外贸集装箱+过境班列的多式联运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实现多式联运流程和单证的标准化,大幅提高多式联运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把试点工程打造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多式联运服务品牌,探索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推动智慧绿色港口建设,实现生态与发展互促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