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资源环境决定人类的生存可能。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树立绿色理念,明确发展导向,从产业规划、经济布局、消费理念等各个方面协调推进。
传统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以总量增长代替全面发展,带来了经济结构失衡、分配差距拉大、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保护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是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根源。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转变发展理念,按照绿色发展的要求,推动经济活动从高消耗、高污染向低消耗、低污染转变,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人类不仅是环境资源的利用者,同时也是保护者和建设者。绿色发展战略就是以发展适应人类环保、健康和全面发展需要的绿色经济为基本内容,以经济与生态、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战略。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发展模式中环境与发展的对立关系,转而追求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及共同发展,不以牺牲长远利益来获取短期利益,不以污染环境、危及生命来获取经济利益。
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需要把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经济活动的重要前提条件,完善发展绿色经济的政策措施,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行政审批、事业单位改制、投融资、财税等重点领域的配套改革,让市场在生产要素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
从泰山区的情况看,尤其需要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正确处理人口规模、产业布局与环境承载能力的关系,根据毗邻泰山的区位条件、国际旅游名城的功能定位和生产要素禀赋特点,科学确定三次产业比例及产业内部结构,突出发展以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的绿色产业,深入挖掘文化旅游潜力,打造休闲旅游品牌,并以此为依托,重点发展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中实现稳中求进的目标。
同时,明确政府在公共服务、公共治理中的主体地位,健全激励机制,引导绿色消费,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规划指导,加大税收、金融对绿色经济的支持力度,按照经济发展规律和环境承受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平稳发展。
党的要求到2020年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并据此明确开发方向,控制开发强度,规范开发秩序,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必须按照主体功能区理论,优化三次产业空间布局。
城市功能定位是指依据自身所拥有的资源、要素、环境和产业,确定城市在全球或区域分工中担任的角色,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前提和基础。泰山区与泰山的关系可以说是“城依山建、山在城中”,充分发挥泰山这一世界旅游胜地的独特优势,挖掘区域旅游资源,构建“大泰山旅游圈”,把泰城打造成国际知名的旅游名城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定位。
主体功能区的核心思想在于依托产业基础,突出主导产业,形成产业特色,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泰山区自然生态景观群聚,历史文化积淀厚重,具备大力发展绿色旅游业的资源基础。其境内有文化和自然世界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泰山,是国际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泰山区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必需借助泰山旅游品牌,突出发展方特欢乐世界、花样年华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以低碳经济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发展模式。
当前,产业集群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华尔街的金融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产业集群、北京中关村信息产业集群等。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经验,按照集聚发展、强化辐射的要求,对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可以发挥不同区域的区位优势,形成互为补充、错位发展的产业空间布局。
城区是泰山区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资源环境压力性对较大,因此应把中心老城区列为服务业优化开发区,依托产业基础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特定街区的主体功能,突出现代旅游、高端商务、金融、物流等主导产业,打造具有局部特色的服务业功能区;把新城区列为服务业重点开发区,以项目建设引领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扩张。在项目周边集聚各种生产要素,规划建设新的产业中心,形成城市综合体,减轻老城区的资源环境压力,实现人口、产业的合理配置;把泰山景区周边列为服务业限制开发区,作为世界旅游胜地,泰山的环境承载能力较低,生态保护尤为重要,不具备大规模开发的条件,必须坚持保护优先和自然修复为主,加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把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首要任务。
对于工业的发展,应服务于“国际旅游名城”的基本定位,引导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和集聚区集中,实现产业规划、布局、管理、收益一体化,促进工业集约、集聚、集群发展。对于农业的发展,应以城郊型特色农业为方向,围绕泰山女儿茶等优势产业、特色产品做文章。
产业体系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要求产业体系向无污染、低能耗、高产出、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运用“倒逼”机制,发展以低碳、环保、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构建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绿色产业体系。
绿色壁垒已成为新时期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如何冲破绿色壁垒、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已成为急待解决的战略问题。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建立在现代农业资源、生产、贸易、环境和人类消费需求变化以及上述各方面间和谐统一基础之上的现代农业生产贸易方式,是现代农业可持续生产、经营和贸易活动过程的总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农业增长国际化的前提和基础,是现代农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是农业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客观需要,也是发展农村区域特色经济的必然要求。
加速区域经济发展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必然选择。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的地域间不均衡性和产品与服务不完全流动性决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时候都具有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利用地区资源优势,集中和发展规模经济,减少产品与服务的转移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产品国际间贸易的必要性。经济全球化加快了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循环,为稀缺的资本、技术等要素的置换与整合创造条件。区域经济集团化使区域经济集团组织在自由贸易、关税、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的政治经济一体化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区域同盟成员之间的资源配置优化,经济上互补、互利、互惠,共同促进经济增长,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初期不具备推动所有农业产业和所有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资本、技术和其他资源,政府对农业各地区、各部门或各产业进行广泛的、大规模投资是不现实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很难做到地区均衡发展,因此,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也就成为客观现实。区域农业经济非均衡发展过程实质上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加速发展地区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生产和贸易。
农产品绿色贸易不仅是当前和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当今,农产品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及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和战略制定来推进农产品绿色贸易和区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战略的理性选择。农业经济发展史实质上是农产品贸易战略变化的历史。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的阶段看,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依附阶段、自主阶段和战略阶段等三个不同的贸易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小,农业问题已不再是农业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基础。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把农产品贸易发展看作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从社会经贸发展史看,贸易与环境和谐统一是现代社会经贸史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和最终选择;从国际农产品贸易协议谈判看,国际贸易协议谈判中,农产品贸易谈判历来成为国际贸易谈判的焦点问题;从当今国际农产品贸易发展趋势看,近年来由于国际农产品绿色贸易的兴起和绿色贸易壁垒的抬头,使我国农产品贸易受到严重挫折。以福建农产品贸易为例,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2001 年全省农产品出口贸易额下滑到156376 万美元,比2000 年的170041 万美元下降了8 个百分点。因此,农产品绿色贸易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战略问题。
(二) 绿色贸易壁垒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制约我国农产品贸易和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我国国内农产品自身品质、质量与安全性等方面的问题也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是主要原因。表现在:第一,农产品产前、产中的安全卫生与过量用药的污染问题。化肥、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过度使用严重影响农产品品质、质量和食品卫生安全。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有害微生物等严重影响茶叶、蔬菜、水产品等大宗农产品出口贸易。第二,农产品无公害生产技术水平不高问题。一是环保安全型生产资料少。目前我国农业生产中,造成产品污染严重的常规肥料、农药、兽药和饲料添加剂等,市场份额占到95 %以上,用于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资料不足5 % 。二是缺乏相对完整、配套、可操作的农产品安全生产过程控制技术体系、标准和具体措施。一些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基地、有机食品基地,由于缺少无公害型的农用生产资料作为技术保障支撑,产品质量名不符实。三是产品检测技术与手段落后。农产品质量控制手段相对薄弱,已有的检测技术和各种设备重点是针对产后商品的安全性检测,普遍忽视了产前、产中生产过程控制的质量检测。第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与发达国家差距问题。我国现行制定的有关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等项目少,标准也相对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大。长期以来,我国技术标准体系落后,技术标准水平低(现有国家标准中,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采标率为43 %) ,技术标准更新慢(现有国家标准中有一半应废止和急需修改) ,尚未形成有效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等,严重影响农产品出口质量和产品竞争力。第四,农产品产后加工、储藏保鲜技术落后,产品流通、市场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品种较单一,成熟期过分集中。初级产品直接上市多,产品出口主要以初级产品形式为主;产业化程度不高、产品营销方式落后,如,大多数果农还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无序竞争阶段;储藏、冷冻、保鲜技术不过关,不符合标准规定的保鲜剂应用影响品质;流通运输条件差,产品长途运输影响质量,产地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建设落后;农产品地区市场结构雷同、产品缺乏特色;农产品出口地区过于集中等。
1. 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农产品绿色贸易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表现在:第一,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前提和动力源泉。发展绿色农业经济促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现代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绿色经济社会的重要特征。第二,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克服传统农业增长方式危险性的重要途径。传统以粮食为主的自给农业,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业,并以资源消耗的增加为农业增长的基础。随着土地及其它资源稀缺性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机会成本不断增加,农业产业比较利益不断降低,使传统农业增长方式最终难以为继。第三,农产品绿色贸易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发达国家依靠技术优势制定了一系列严格标准,限制国外农产品流进本国,只有大力发展农产品绿色生产,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经济,才能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有效打破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第四,农产品绿色贸易是实现区域经济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转移的必要途径。受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规律的影响,随着发达地区某一阶段农业外向型绿色经济的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和不发达地区农业边际投资回报率的递增,发达地区农业投资增加最终会过渡或转移到不发达地区,实现农业由梯度发展战略到平衡发展战略的转移。
绿色物流中的“绿色”代表的是一种形象,泛指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活动、行为、思想和观念等在物流及其管理中的具体体现。我国2001年出版的《物流术语》对绿色物流的定义为: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其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环境共生型物流。绿色物流注重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求得环境与经济发展共存,通过先进的管理与技术,减少或消除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2、资源节约型物流。绿色物流不仅注重物流过程对环境的影响,而且强调对资源的节约。
3、低熵型物流。低熵物流首先要求低能耗,其次要求物品存放状态有序、搬运活性高。
4、 循环型物流。包括原材料副产品再循环、包装物再循环、废品回收、资源垃圾的收集和再资源化等。
1、国外绿色物流研究及采取的措施。在欧美,有1/3以上的企业关注逆向物流,逆向物流成本约占物流成本
的4%。20世纪80年代欧洲就开始探索一种新的联盟型物流新体系,即综合物流供应链管理。其目的是通过合作形式实现原来不可能达到的物流效率,从而减少无序物流对环境的影响。2002年欧洲提出一项整体运输安全计划,通过监控船舶运行状态最终达到避免或者减少海洋运输对环境的污染的目的。欧洲货代组织(ffe)也很重视绿色物流的推进和发展。美国在其到2025年的《国家运输科技发展战略》中,规定交通产业结构或交通科技进步的总目标是:“建立安全、高效、充足和可靠的运输系统,其范围是国际性的,形式是综合性的,特点是智能性的,性质是环境友善的”。
2、我国绿色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绿色物流还只是停留在废旧产品的回收层面上。对比国外绿色物流的发展,我国绿色物流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观念上认识不够。(2)政府还没有出台统一的绿色物流政策。企业也未给予足够重视。(3)技术上与绿色要求存在很大差距。
(1)区位优势。湖北位于我国中部,地处大陆腹地中心,具有区位居中、通达性好的区位优势。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湖北很自然地扮演了天然的信息流、产品、物流、资金流等经济生产要素和生产成果的汇集地和扩散中心的角色。它一方面可以承接东部一部分产业的转移,另一方面又是西部能源和原材料的输出通道,战略位置显著。
(2)产业优势。首先,湖北是农业大省,水果、蔬菜、茶叶等经济作物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农副产品的流通为物流提供大量机会。其次,湖北是我国重要工业基地。武钢、神龙、二汽等大型企业也为现代物流创造了大量机会。
(3)中部崛起战略为湖北发展现代物流指明了方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技术创新起到催化剂作用。
2、湖北发展绿色物流的内部劣势。(1)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东部沿海城市相比有差距。湖北已经拥有一定的物流设施基础,但对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规划上仍显不够,特别是水运航道未得到充分利用,仓库、堆场低水平重复建设。(2)企业实施绿色物流成本较高。在基础设施、法律法规不健全的情况下,难以发挥规模摸效益。(3)公民“绿色”意识不够强。如在购买绿色产品,废品回收, 资源节约、再用等方面做得不够。
3、湖北实施绿色物流的外部机会。(1)绿色物流发展外部环境较好。产品“绿色化”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绿色物流作为一种资源节约,环境共生型的物流模式倍受推崇。(2)消费者环保意识增强。(3)市场需求潜力大。据测算,2003年全国社会物流货物总额达到295437亿元,同比增长27%,2004年达到30%。(4)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带来更多机会。(5)绿色物流本身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绿色物流可以为企业创造利润。首先,绿色物流作为一种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型物流模式,使企业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其次,绿色物流企业通过对资源的集约利用,对物流各功能的科学规划与布局,以及逆向物流等举措大大压缩物流成本,降低物流过程的环境风险成本,从而为企业拓展利润空间。再次,绿色物流可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寿命,为企业带来更长久更稳定的利润。
4、湖北实施绿色物流的外部威胁。(1)环境问题日益迫切。物流由储存、运输、装卸、包装、配送等环节构成,每一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对环境造成危害。(2)国外有先进技术和经验的物流企业的竞争。入世后,我国逐步对外开放物流市场,许多国外优秀物流企业如联邦快递,ups等进入我国物流市场。加之我国物流服务消费者的环保及质量意识逐渐增强,国内许多企业的物流业务纷纷外包给这些具有先进运作模式的企业。(3)我国当前有关绿色物流的法律法规尚未成行,成为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制度障碍。
2、发展湖北企业绿色物流的建议。(1)发挥地区优势,大力发展绿色农业,为绿色物流的进行打好基础。物流的源头是产品,实施绿色物流,从源头做起,在产品的绿色化上下功夫,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乘中部崛起之风,打造湖北制度优势。要从深、新、全三个方面努力:深,即以最大限度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为目标,对现有制度进行深层次改造,使之更适应当前发展规划的需要。新,即以实现持续、稳定、和谐的经济发展为标准设计新制度。全,即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人的全面协调发展。(3)以华中物流园区为重点,推进物流硬件及软件设施建设,尤其是信息化建设。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整合新旧物流资源,充分发挥物流设施的配套作用和物流业的整体优势。开展电子商务,进行电子结算、网上承揽业务等,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步实现与国际物流业接轨。
[1] 张席洲、曾红:循环经济与绿色物流模式[j].物流与交通.2006(3)。
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其目标是将环境管理导入物流业的各个系统,加强物流业中保管、运输、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各个作业环节的环境管理和监督,有效遏止物流发展造成的污染和能源浪费。新余市发展绿色物流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新余市是一个重化工业城市,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阶段。随着赛维、瑞晶、中冶南方等一大批大型企业的入驻,新余市物流瓶颈愈显严重。未来几个大企业产能的扩大,物流需求与供给的结构性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加快物流业发展是新余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物流的发展将会给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然而物流需求的增加,也将给新余市的生态环境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如运输车辆的废气、噪音、资源浪费、交通堵塞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还有诸如货物包装物之类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新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绿色生态新余。物流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该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寻找自己的发展方向。而绿色物流正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强调保护环境,迎合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和日趋严格的环保法规,使企业为了持续发展,必须积极解决经济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改变危及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产方式,建立并完善绿色物流体系,通过绿色物流来追求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因此实施绿色物流战略对于树立物流企业本身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于新余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于改善生存和发展环境都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政府部门的观念仍未转变,由于对绿色物流的缺乏一定的了解,没有制定出系统的较为完善的绿色物流发展策略。另一方面,企业和消费者对绿色物流缺乏了解。很多行业都是相关产业链上的独立的某一个环节,企业的行业特性和规模决定了企业内部、企业之间以及与区外企业之间在原辅料供给、能源消耗、废料再利用等方面无法形成紧密的联系。企业关注自身产品表面的绿色宣传,却忽视了产品的内在绿色品质;消费者追求的是绿色消费,而其中的绿色通道物流环节,谁也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和关系。
新余经济开发区内较多的是二、三类工业企业,基本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主要行业的水耗、能耗都较高,污染较严重,产品附加值较低;其次,大部分企业规模较小,区域内企业集约化程度不高,没有形成龙头企业的发展效应。新余市物流业虽有一定的发展,但对比发达地区,仍显得“小、散、差、弱”。当前物流企业大部分自身规模小,企业间信息流通不畅,没有统一的协调机制。并且物流企业和交易市场面临着占地面积小、手段原始、配套设施简陋、经营粗放混乱等诸多问题。
毋庸置疑,滞后的基础设施就像一个“瓶颈”,制约着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新余市交通运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虽然农村公路、城市交通道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杭南长高铁、清宜公路、新吉铁路建设稳步推进,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光伏、钢铁等产业的发展对交通运输需求仍不相适应,应进一步加强对码头、航道、收费站等综合交通枢纽规划、建设支持力度,尤其是重点支持新钢等货物运输线 物流初级人才过剩,中高级人才紧缺
这主要是由于物流业中的大部分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专业知识不全面或严重老化,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货运企业管理人员大多是司机出身,文化程度不高,在经营、管理、服务等方面存在观念不新、办法不多、服务意识淡薄、发展意识不强、片面注重经济利益等问题。而物流中高级人才的紧缺,主要在于目前高等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存在某些缺陷,有效的人才供给不足。新余市有本科院校一所,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47个,其中民办高职3所,公办高职1所,民办专修学院3所,职业中专27所,短训机构13个,万人以上规模的职业院校4所,在校学生总数近10万人。然而开办物流专业的院校及培训机构很少,多数从业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物流专业培训,缺乏能够适应现代化、专业化、精细化物流服务要求的管理人员,尤其是企业经理、策划人员、信息管理人员,无法满足绿色物流发展的要求。
从18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日益先进的现代工业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从而使能源紧张,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纵观全球,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基础和生态环境,已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这不仅动摇了国家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使人类和自然、生态和经济出现了紧张局面。为解决这一矛盾,部分西方经济学家、环境学家、社会学家和生态学家自20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着手研究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问题,于是绿色会计应运而生。
人类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类与其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对立统一、协调共进的动态过程。在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工业化进程中,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人口的剧增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滥用,不仅透支了子孙后代的生存资源,也已经影响了当代人的生存环境。为了能够实现人类持久地健康发展,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选择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对传统的经济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修正所确立的一种发展模式。它不是主观臆断的产物,而是一种必然的历史选择,是基于对人类、环境、经济密切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这一观点认为,要使经济、社会能顺利发展,就必须要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以保证经济、社会和环境能够真正实现长期的和谐统一。可以说,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绿色会计得以建立的必要前提,没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会计也就失去了理论支撑。
绿色会计是可持续发展会计。它将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纳入了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从而使自然资本和社会效益在企业的活动中通过会计工作反映出来,便于评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社会环境代价,使环境保护不是企业的一种被动压力,而是企业的主动内在行为,从而有效引导和管理企业走环保之路。
(一)实施绿色会计是我国环境现状提出的要求,是加强环境保护的需要。现行的经济政策、会计法规未将环境资源列入核算范围,如果扣除自然资源损耗及环境污染代价,我国每年GDP的增长幅度很可能会大大降低,甚至出现负增长。特别是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体系缺少对环境、资源的核算内容,我国资源产品的价格未将资源、环境成本计入在内,这样在国际贸易中我国的资源成了可以廉价出口的商品,虽获得暂时利益,但无疑会损失我国长远发展的利益。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和破坏生态资源,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和对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会计逐渐受到重视,它能够引导和监督企业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活动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二)绿色会计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会带来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能产生良好的效益,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联系在最初阶段却表现的与实际情况相反,似乎经济效益的取得是建立在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会逐渐显现出来。作为盈利性质的企业很难将眼光放的如此长远,即使有一部分企业认识到这一点,生态建设和绿色会计持续运作模式单一,靠一个或几个企业的努力也是难以实现的,因此,需要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上得以实现。
(三)绿色会计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的要求。传统的企业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这必然造成过度开发和消耗资源,而由此产生的高污染低效益也必然造成生态环境补偿能力的严重滞后,这些都阻碍了企业自身的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将过去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转变为追求经济、社会、自然环境协调发展。同时,对企业的废弃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进行反映和控制,计算和记录企业的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向外界提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从企业长远利益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始终保持竞争的优势。
(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作为绿色会计的指导思想。我国对绿色会计的研究还仅限于在传统会计上的局部创新,尚未系统地从经济、生态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对绿色会计进行实证性、规范性的深入研究与可操作性实践。因此,应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将研究视角从单一的会计学领域转移到环境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与会计学有机结合的研究与应用上来。
(二)修改会计法,在会计法中增加相应内容。将绿色会计的核算和监督列入会计法,以法律形式确定它的地位和作用是将其付诸实践的强有力手段。自然环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资源,无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有使用环境的权利和保护环境的义务。如果企业的经济活动破坏了自然环境,就应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加以赔偿,从而使经济利益流出企业。企业的环境行为后果纳入会计核算系统后,环境事项就能通过财务报告得到真实的反映。为此,应该进一步完善会计法、环境法规,使绿色会计内容纳入会计法,这是实施绿色会计的根本法律保障。
2006年,国家明确提出要大力支持和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事业的产业政策,以此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改善环境质量,并把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作为节能减排、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十报告则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十二五”期间也是天然气产业大发展的时期。我国部分省的许多市和县都将用上天然气,许多市县天然气管道覆盖率将达到100%。良好的产业形势,为燃气企业提供了机遇和发展空间。但同时,燃气企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生态文明建设引发的科学技术的提高和产业升级为燃气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和技术升级压力,同时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压力也在逐步加大。由此导致燃气行业的相关技术在飞速发展,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例如多热源联合运行技术,利用垃圾能源技术及垃圾焚烧技术,热电冷三联供技术、直埋管敷设技术、计算机管理和监控系统,与计量收费方法配套的户内采暖系统设计等行业新技术在逐步推广。
为适应新的产业技术升级、用户群改变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形势,燃气企业必须与时俱进,夯实自己,同步发展。而加强企业发展战略管理,也就尤为重要。
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是指一个企业在一定时期全局的、长远的发展方向、策略和目标以及对资源做出的调配。它包括企业在为完成某项具体目标时做出的判断,企业在环境不断改变基础上制定的对策等。企业发展战略管理的基本构成由以下要素组成:企业的宗旨和目标;资源及资源调配管理;业务活动;管理结构和执行流程。而有效的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是由四个要素组成的一个系统,资源及资源调配管理、业务活动、管理结构和执行流程则组成了企业发展的战略三角关系。企业发展战略管理是一种高层次管理,能够有效发挥企业的整体优势,实现企业价值系统的创新和提升,从而有效占据市场,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它具有全局性、深远性、竞争性、纲领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燃气公司谋划企业发展战略管理,需要运用战略分析的方法。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燃气公司的生存环境和企业自身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以确定公司未来的发展目标和执行思路。在竞争战略上,可选择差异化战略,并辅以成本领先战略。在总体战略选择上,可实施增长型发展战略,专心发展技术改造及提高服务质量,突出品牌特色,以实现企业目标。
燃气公司从发展战略目标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出发,找出发展战略执行的关键因素。可从企业理念观念转变、人力资源建设、企业整体技术能力、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市场开发推进和渠道建设、市场反馈和服务以及建立绩效管理等方面制定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实施的具体保障措施。
燃气公司发展战略的执行首先应坚持动态性原则。由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和企业战略的制定过程中受到信息、认识能力的制约,也由于环境和时代变迁,应在坚持企业发展战略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的及时调整,使企业能适应形势,不断前进。其次应坚持创新性原则。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没有创新,企业不仅不能发展,甚至被淘汰。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还包括管理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企业运营模式创新等。在执行公司发展战略的时候,牢牢把握创新灵魂,不固步自封,不僵化守旧。最后应坚持统分结合性原则。企业发展战略的执行应当在企业决策层统一领导和指挥下来进行。这样能够保持企业各方面相互协调和相互平衡,保证企业为实现发展战略目标而有效运转。但是,企业又是有多个不同职责部门组成的,每个部门应授予一定的权力和目标责任,促使各个部门在企业决策层统一领导下,在企业发展战略目标指引下,尽力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其最大力量,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和各自不同的职责。
首钢搬迁就是新时期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而取得成功的典型例子,对燃气公司不无借鉴意义。面对北京的功能重新定位,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首钢制定了正确的发展战略。首先选址选在河北省唐山地区曹妃甸,与唐山的其他钢铁企业一起,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成了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生产基地。首钢搬迁的主要是钢铁冶炼项目,其总部还在北京。北京总部将侧重技术研发和资本运营,以及集团性的经营管理方面,而且北京还有一些高端产品的加工制造。新建的曹妃甸钢铁联合企业走循环经济的路子,实现污染及固体废弃物零排放,余能充分利用,钢能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为绿色型的现代化钢铁厂。它并没有大幅度消耗当地电力资源,而是实现能量转化94%用电自给,依靠的主要是钢铁生产过程产生的余热余温煤粉和煤气,几乎都是“废物”利用。它临海而建,除了海运很发达,他们回收烧结矿余热,产生蒸汽,供海水淡化装置使用。日产淡化海水5万吨,可满足钢铁厂50%的生产用水。钢渣是钢铁生产必然的产出,但京唐钢铁公司产出的钢渣除少部分返回烧结和炼钢使用外,大部分用于建筑材料。高炉水渣同样是钢铁生产的废弃物,京唐钢铁公司已经实现钢铁企业的固体废弃物100%不外排,并且再利用,将垃圾变为可以利用的资源。曹妃甸京唐钢铁公司摆脱了技术和环境的制约,在发展循环经济和绿色发展上无疑走出了新路。
[1]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 小乔治·斯托尔克.企业成长战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哈佛商学院出版社,1999.
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与资源、损害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损耗式经济;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历史表明,绿色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之后新的经济结构,是更加效率、和谐、持续的增长方式,也是继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服务经济社会之后人类最高的社会形态,绿色经济、绿色新政、绿色社会是人类文明的全球共识和发展方向。
近年来,合肥市也将绿色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并大力发展环保事业和生态建设,为绿色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十一五”末,合肥市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由“十五”末的60%提高到85%以上,巢湖西半湖及南淝河、十五里河、派河水质得到改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从37%提高到44.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从8.7平方米增加到12.2平方米,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农村生态和农民居住环境显著改善。(表1)
合肥市“十二五”规划中的生态环境发展目标提出,到2015年,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以上,巢湖西半湖水质明显改善;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99%以上;全市森林覆盖率超过20%,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以上;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310天。“规划”还指出,坚持生态环保优先,提升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转型发展的着力点,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着力推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避免无序建设和低水平开发。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自然优势。区位优势明显,辖区面积广大,人力资源存量丰富。合肥地处沿海之腹地、内地之前沿,是全国重要的综合通枢纽城市,现已成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正式成员。以合肥为圆心、半径500公里范围内,覆盖中国东、中部7省1市,近102万平方公里、5亿人口,是中国经济实力最强、发展活力最大的经济区域之一。作为全省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交通和信息中心,合肥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核心城市之一,是合肥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的龙头。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11,408.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积769.5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746万,其中市区常住人口457万,流动人口127.9万。
(二)人文优势。生态发展基础坚实,科教优势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生态重大举措,加大了生态环境建设,该市生态环境保护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改善。全市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达9,085.5公顷,城市绿地率达到40.2%、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5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良好率超过300天。全市具有发展绿色经济的良好氛围。积极组织绿色文化宣传周、绿色产品推广等活动,并开展“绿色环保家庭”、“绿色文化社区”等专题行动,绿色理念广泛传播;党政机关发挥表率作用,形成全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的良好风尚。
作为全国“四大科教基地”之一,合肥自主创新能力较强,也是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具备发展绿色经济的科技基础。目前,合肥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汽车、装备制造业生产基地,相继成为“中部地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城市”、“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还拥有“中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2011中国十大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
(三)政策优势。合肥市“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承载的良性互动,努力打造水清、天蓝、树绿、气爽的生态宜居城市。”在实践中,合肥市通过加强生态保护、发展循环经济两大政策落实绿色发展理念。
在生态保护方面:首先,实行基本生态空间控制。划分生态底线保有区、生态建设缓冲区和生态引导区,引导城镇建设与生态空间建设协调发展。制定地方性法规,严格保护生态底线保有区,禁止开发建设;加强生态建设缓冲区生态补偿和生态恢复,保证生态环境的稳定与改善;在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适度开发建设生态引导区,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和建设强度;其次,建设功能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建设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实施道路绿化、河道绿化、公园游园建设、绿色长廊建设、成片造林等工程,建设黄山路、滨湖岸线等公园,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沟通城市水系,扩大河湖水面,加强城市景观水治理,保护环巢湖等生态湿地。继续实施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工程,完善防护林体系建设。加强生态保护,防治有害生物入侵,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滨湖新区城市生态建设示范区建设,积极创建文明生态村、生态乡镇和生态区县。积极引导市民参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倡导绿色、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
在循环经济方面:第一,建立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支持,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建立企业为主、政府推动的循环经济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循环经济技术支撑和创新能力。推进全国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发展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和垃圾分类回收制度,推进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第二,全面推行清洁生产。鼓励企业使用消耗少、效率高、无污染、少污染的工艺、设备、能源和原材料,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最大限度实现物料的循环使用,减少废弃物最终排放量。合肥高新区不断提高招商引资门槛,将高污染、高能耗、低附加值的企业一律拒之门外,同时鼓励并扶持区内秸秆发电、污水处理、节能照明、新能源发电、空气检测等环保节能产业做大做强,对传统产业加大升级改造和节能减排力度。据统计,全国高新区平均万元gdp能耗0.44吨标准煤,而发展较好的合肥高新区平均万元gdp能耗仅有0.3吨左右,约低于全国高新区平均万元gdp能耗水平的30%;第三,推进重点园区建设。如加快肥东循环经济园建设,打造盐化工、油化工、煤化工等产业链整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建设科技型、生态型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程;合肥高新区正努力打造一个占地1,454亩、总投资约为4亿美元的新能源产业基地。依托良好的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源优势,吸引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聚光跟踪技术产业应用、太阳能照明设备、风力发电设备制造、热泵等新能源项目入驻,逐步形成光能、风能及节能技术应用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集群。
虽然合肥市在推动绿色经济发展时采取了较为有效的举措,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合肥市绿色经济的发展仍存在一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各阶层的绿色经济理念和观念有待更新。绿色经济的理念尚未完全确立,一些政府决策者对绿色经济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概念上,在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时,坚持单纯的经济主义,片面追求局部的经济效益和短期利益。不少企业经营者甚至认为绿色经济只是一种环保理念,是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能为企业带来任何经济效益,还会增加成本。大部分当地居民认为发展绿色经济是政府和企业的事情,与己无关。观念的落后,使得政府的绿色发展措施在落实过程中遇到了困境。
(二)管理体制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有待改进。依据现行的管理体制,“绿色经济”往往由多方部门共同管理,许多职能分散在不同的委局办,不能形成合力,这给绿色经济的规划、协调、监管留下了空白地带,政府行为也缺乏资源整合、统一指挥。同时,辖区政府在制定绿色经济的规划时注重本地区的利益和短时期的利益,而忽视长期发展,造成绿色产业的重复建设或资源浪费。
合肥市在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虽然已经具有相应的发展战略及制度安排,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管理,导致现有的绿色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及制度安排还不全面。各方政策主体过分关注环境保护、能源开发等方面,对于“绿色财政”、“绿色金融”、“绿色消费”等领域涉及较少,政绩考核、企业奖惩、公众引导机方面的机制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政策的系统性。
(三)政策参与主体单一和相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绿色经济的发展需要多方广泛的参与,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现行绿色经济政策的参与者主要是政府,合肥市也不例外,这将导致政府在这方面与企业、公民等社会各其他主体缺乏有效沟通与互动,进而影响绿色经济政策的有效性、针对性以及执行的效率。此外,目前合肥市在绿色经济研究和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在高等院校中开设相关方面的专业课程的极少,专业社会管理人员也是凤毛麟角,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是微乎其微。资料表明,现阶段合肥市地区从事绿色经济的工作管理人员,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缺乏专业知识做指导,多由相关部门及政府工作人员承担。可见,绿色经济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四)绿色经济政策工具设计需要增强针对性。财政支出力度有待加强,绿色经济融资困难。一方面财政环保支出还远远不能满足治理环境的需要;另一方面绿色产业融资渠道狭窄,主要依赖国家政策性银行。政府通过政策性银行以专项贷款形式为国有企业或大型环保项目融资,商业银行往往因为绿色产业的投入高、风险大、收益不确定等原因,对环保项目信贷积极性不高,显然与国际经济金融机构采纳“赤道原则”的大趋势不符合。
政府“绿色采购”刚刚起步。根据《政府采购法》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以及2006年出台的《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实施意见》和首批《环境标志产品政府采购清单》构成了我国政府绿色采购政策体系。但是,这些政策文件还缺乏对绿色采购的强制性规定和监督,而且采购目录中产品种类还不够广泛,占现有环保认证产品的比重太低,难以满足政府管理的实际需要。为此,合肥市可以在政府“绿色采购”方面出台因地制宜的针对性政策。
针对上述合肥市绿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实情,借鉴绿色经济发展较为成功的城市的实践经验,提出合肥市发展绿色经济的如下建议:
(一)更新思想观念,树立绿色意识。观念模糊对合肥市绿色经济发展产生的障碍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政府决策部门不了解,则难以制定出绿色经济整体发展策略。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绿色经济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和工具价值。就道德价值而言,绿色经济坚持以人为本,要求人类负担起环境责任,遵守生态伦理,使之成为政府和各类市场主体的内在约束。就工具价值而言,绿色经济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选择的道路。绿色经济的发展能够带动整个经济发展并促进就业,所以政府应积极推动合肥绿色经济的发展,制定适合合肥市的发展规划,同时对绿色经济的具体发展方式定位,且应具备发展的前瞻性;另一方面应促进企业经营者和当地居民树立坚持绿色经济的经营消费理念。因此,从政府到企业,到每一个消费者都要更新观念,树立绿色意识,共同推进绿色经济化进程。
(二)优化管理体制,梳理政策法规。首先,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梳理现有规章制度和各类环保标准,根据“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政策,及时调整本地政策内容,保证制度时效性;清理“政策打架”现象,例如关于节能、新能源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标准,往往涉及环保、住建、发改委、交通等多个部门,应由相关部门联合出台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而不能“政出多门”。其次,加强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在政府各主管部门间进行必要的职责分工,规范各辖区政府的关系,统一政策执行者的人事财权限,避免政府间利益博弈影响政策效果。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为绿色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氛围。再次,构建本地“绿色经济”法律体系,将制度设计固定化,发挥长效作用,避免政策反复。
(三)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充实多方参与政策架构。企业、公民、ngo等应成为“绿色经济”的重要主体。“绿色经济”的内在动力源自市场机制,市场参与者的充分竞争、优势互补将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因此应形成一个全民参与的,政府、企业与第三部门互动的“绿色经济”参与模式。例如,台湾地区的第三部门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公共服务,2009年6月份台积电公司及其供应链厂商在台湾绿色生产力基金会的协助下,通过“供应链碳盘查辅导计划”,完成首例碳盘查。
(四)运用多种政策工具,提高绿色经济政策工具科学性。指出,解决环境问题必须要实现“历史性”转变,从“主要用行政方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合肥市政府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开发和运用多种政策工具。
1、实施“绿色激励”,发挥财税激励作用。例如,扩大“排污费”征收范围,排污费的范围应从生产领域扩展到消费领域,比如对居民产生的污水、垃圾征收排污费;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严格规范企业排污行为。
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支撑了19世纪到20世纪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近200年来,燃烧煤炭、石油、天然气推动了人类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向地球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阻止了太阳的热量从地球上空散去,导致地球温室效应的发生,对未来生命造成毁灭性打击。
以英国为例,英国在19世纪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由工业排放产生的废气所形成的灰黄色烟雾笼罩城市,“雾都”“阴霾”“昏暗”等词在19世纪的英国名著中常常出现。1952年12月5日至10日,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据史料记载,仅在12月5日到8日这4天里,伦敦市死亡人数就高达4000人。在发生烟雾事件的一周中,伦敦市因支气管炎死亡704人,冠心病死亡281人,心脏衰竭死亡244人,结核病死亡77人,此外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显著增加。此后,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14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通过了旨在限制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以抑制全球变暖的《京都议定书》。2009年12月,192个国家的政府首脑聚集在哥本哈根,共同商讨应对人类面临的历史上最严峻的危机――由工业化引发的气候变化。2007年3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曾在巴黎发表了一项有关气候变化的报告,阐述问题的严峻性,共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2500多名科学家参与了此项报告。这是15年中发表的第四份类似报告。
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世界其他各国更早于我国开始寻找、探索并实践适合各自的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新一轮的绿色经济竞赛已经开始,在这场关乎未来国家未来命运的“赛跑”中,各国都拿出了自己的独门绝招。
美国:将低碳产业作为重振经济的战略选择。主要的措施是节能增效、开发新能源、应对气候变化等,多管齐下,锁定新能源为核心。
日本:将低碳社会作为发展方向,发展新能源利用技术,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特别推崇低碳生活,培育物尽其用的节俭精神,通过更简单的方式达到更高质量的生活,从高消费社会向高质量社会转变。
巴西:大力推进生活燃料发展。进一步完善乙醇、生物柴油等的提炼和利用技术,利用政府推出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发展农业种植,以满足生物柴油的原料需求。
韩国:将“低碳绿色增长”作为国家战略。这一战略通过减少能源依赖、提升绿色技术、发展再生能源,促进就业和人民增收。
世界各国都根据自身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发挥各自的优势发展本国的低碳经济,以便在新一轮的经济赛跑中抢占先机。
中国在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时输在起跑线上,从而不断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退。这一次,我们坚决不输在起跑线上,科学家和社会学家在认识上先行一步,新观念、新理论追随时代,始终在路上。
这是一轮新的博弈。面对中国快速发展、国际局势巨变的新形势,我们如何在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把握新机遇,在国际政治与经济重新洗牌中如何手握先机?
这是一场新的对话。面对中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提升的新趋势,我们如何在这场新的科技革命竞争中拔得头筹?
2002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表《2002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阐述中国在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十字路口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并提出中国应当选择绿色发展之路。
实际上,“绿色低碳”的理念早年就进入中国执政党的视野――中国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绿色矿业,推广绿色消费模式,推行政府绿色采购……“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2007年9月8日,国家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5次领导人会议上响亮提出包容式增长,本着对人类、对未来的高度负责态度,对事关中国人民、亚太地区人民乃至全世界人民福祉的大事,郑重提出了科学发展四项建议,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令世人瞩目。
党的十报告中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第一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表明了中国在国际环境问题上坚定不移的积极立场,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也是中国人对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的深刻把握和自觉认知,是执政理念的新发展。
“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在行动,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在行动,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及优惠扶持政策,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企业和社会对节能减排有了自觉性和主动性,我国的节能减排工作也取得了巨大进展。
由此可见,全球共同将发展战略确立在同一个方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形势不容乐观。我国在技术等产业核心环节上,在配套的金融、法律、政策、审计等综合设计上还没有形成战略优势,而能否在这一轮绿色发展中胜出,关键取决于我国能否避开两个陷阱、占领三个战略高地,发挥三个基本优势。
陷阱一是路径依赖:FDI(外资资本)与前30年间略有不同,此次更强调与科研院校合作,进入各种科技园区。但其抢先获取各项政策,进而控制技术的发展,最终控制一个产业的性质是一样的。陷阱二是CDM:10年后在我们不得不加入国际碳排放协约时,会发现2-30年内的大部分碳排放权已被廉价售出,需要高价向外或向已经主导了国内绿色低碳产业的外资企业购买。除了付出高昂的资本成本外,还会逐渐丧失国际话语权。
三个战略高地分别是:低碳规划战略高度,专利垄断和金融政策配套。欧洲和日韩自上而下举国力配套政策、资金、法规重点哺育一个产业的成功策略可以参考。美国的高智公司在全球收购了近6万多项专利,已在美国掀起了新一轮专利侵权诉讼。欧美作为专利规则的制定者尚应接不暇,我国更须高度重视,在发展培养专利政策法规人才的同时,阻断国际专利的巧取豪夺。如果说专利作为绿色产业的发展喉结,金融政策配套则是血液,政府项目资金的支持,市场各种融资渠道和金融创新,产业基金和保险的发展,产权排放权等交易的平台更是产业腾飞不可缺少的必要环境。
我国的三个优势,一是市场,二是30年来形成的一个具备国际水平的产业基础,三是国家的集中资源能力。绿色低碳产业与基础建设的结合将创造一个巨大的绿色市场:仅以国内每年新增大型公建面积4亿平米为例计算,仅区域集中供冷一项即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近2000万吨,节煤近1千万吨。国内以建筑节能为载体的绿色城市低碳改造更是一个数十万亿计的市场。
从整体上看,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根本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尤其近些年,低碳发展的技术层出不穷,却因应用时间短、缺乏实践检验,技术不成熟、成效不稳定成为社会诟病。更为重要的是目前我国低碳能源的利用,大多是以企业的技术或产品形式推动个案普及,靠企业的自觉自愿行为,效率低下、成果不显著、缺乏产业联动和整体推动,难以把产业做大做强。因此,人们越发认识到,需要一个组织来整合低碳技术资源、结合金融杠杆力量整体策划、打包服务、将这两者力量结合社会需求在实施层面整体落地,形成一个强有力的实施组织。
在巨大的市场机会和激烈的外来竞争环境下,我国政府与社会的节能现状面临着资金投入大、投资重复、缺少组织化、系统化、社会化市场力量不足等问题,反映出中国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化发展已经刻不容缓。中国绿色低碳产业只有形成一个整体,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战略布局,背靠市场,依托国家的政策支持,才有可能打造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自我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产业。
2012年底,一则新闻引起世人瞩目:由全球最大的专业冷能源供应商高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主导,联合优势央企等机构共同筹建的“中国绿色低碳产业集群”获得深圳市及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正式批复落户深圳前海,开启了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的新时代。
中国绿色低碳产业集群将在前海新区创造一个全世界瞩目的焦点:依托产业聚合策略、国内市场和政策支持实现高速崛起,从而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前海新区也会成为中国最高效利用能源,人与自然关系最为和谐,高速并可持续发展的地区典范。并以此为载体,在依据城市特点实行技术、流程、管理创新的探索过程中,树立符合各地特点和潜力,并切实可行的绿色低碳策略、标准,逐步提升我国低碳政治背景下的综合绿色低碳产业和政策管理水平。
低碳经济是一种“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绿色经济,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发展,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是解决全球气候问题的一个重要思路和解决办法,它是不同于传统模式的经济发展模式[1]。当前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重,绿色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作为高碳行业的石油企业,应当顺应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总趋势,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是实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协调、平衡、持续状态的过程,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人与经济社会关系科学发展的重要性、人类自身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性[2]。而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是经济发展、自然界发展、人类社会发展有机统一的过程,很好地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具有三个特征,首先,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能耗特征体现人、自然、经济三方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其次,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低排放要求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不损害资源的恢复再生能力,正确处理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环境保护的关系,体现了经济发展与自然界发展的协调统一;第三,污染物排放量的减少,不仅能够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引导人们改变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体现经济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协调统一的思想。
总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所体现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特征正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兼顾了“低碳”和“经济”的一种发展模式。“低碳,意味着经济发展必须最大限度地减少或停止对碳基燃料的依赖,实现能源利用转型和经济转型;经济,意味着要在能源利用转型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经济增长的稳定和可持续性”[3],所以石油企业要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创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清洁能源技术,优化产品结构,重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模式。
建立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主要产业结构、政策措施、传统观念、技术水平四个因素制约中国石油企业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1.产业结构单一。未来的能源结构是以可再生的新能源为主,虽说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相对比较环保,但也是不可再生能源,只能维持现状。作为石油企业,要对可再生新能源进行研发,不能紧紧停留在常规能源的产业链上,并且这方面石油企业也投入相对较为落后。面对当前国际低碳经济发展趋势以及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步伐加快,石油企业要能够加快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走向规模化、一体化、产业集群化的集约化发展之路,转变生产方式,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清洁燃料的生产,提高单位石油的产品效益[4]。
2.政策措施不健全。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解决能源利用率、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量、废物处理及回收利用等问题,具有很强的政策性,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保驾护航。作为高碳产业的石油企业来说,低碳经济发展应首当其冲,应当由一些列的政策法规来进行制约,但当前中国这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不健全,缺乏专门的针对低碳经济的专项法律法规,没有较好地执行体系,没有法律化、制度化,监督监管不严,造成了一些企业碳排放量招标、废弃废物乱排乱放的现象,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
3.传统观念滞后。同国际公司相比,中国石油企业管理理念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管理理念和水平还相对落后,特别是在节能排放方面,主要是通过减少资源利用、关闭高耗能装置等比较直接性的生产管理方式获得的,对于利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相对比较落后。
4.总体技术水平落后。中国低碳技术研究起步比较晚,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是刚刚起步。中国低碳技术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源消耗的技术系统落后,造成能源利用率低,碳排放量大,经济效益低下;二是新能源或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落后,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程度不高,造成化石能源利用量大,能耗资源消费高。所以,石油企业在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同时,要对总体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为建立高效节能低排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打下良好基础。
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针对制约中国石油企业建立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因素,为中国石油企业实施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提出相应的对策,引导中国石油企业向绿色、低碳、高效的经济发展方向发展。
土木工程是人类历史上年代最久远的 “技术科学”,作为系统的产业活动,其实是生产的过程和技术过程。土木工程也是建造各种工程设施的科学技术的统称,它既指工程建设对象,即建在地上、地下、水中各种工程设施,又指所应用的材料、设备和其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保养、维修等技术。随着社会的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人类世界即将进入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谁在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国力上占据优势,谁便能为自身生存、发展奠定更牢靠的基础与保障,创造更大的时空与机遇。 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国力即将成为争取未来国际地位的重要基础和为人类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标志之一。 在这样的重要历史时刻,把握决定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认清自身的地位和处境、优势和不足,需要检验并完善竞争和发展战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的总体战略目标。土木工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它给人们带来了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 因此,土木工程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土木工程是指房屋、公路、铁路、桥梁、水工、港工、地下等工程的总称。土木工程对国家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影响非常明显和重要。土木工程密切关系到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四大基本要素:衣、食、住、行,为人类提供住宅、宾馆、公寓、衣料生产贮藏基地、食品冷库、公路、机场、铁路、港口、码头、厂房、实验室等现代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必要场所空间。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致力于社会建设、经济与技术的发展工作上,并不断总结历史教训、吸取经验、创新思想观念、改革发展模式,从而促进了我国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等的发展。土木工程工作人员创新地将这些融入到建筑建设中,尤其是将机械自动化设施应用到土木工程建设中,大大地促进了土木工程向着现代化、智能化等方向发展。在我国,土木工程产业一直是支持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它对国家建设公路、铁路、桥梁、高楼大厦等都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在所有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在我国推广,当前承包商以及建设的单位为了满足政府及大众对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及减少噪音的要求,一般均会采取一定的技术来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环境污染等。 但是,大多数承包商在采取这些绿色施工技术的时候是比较被动的、消极的,对绿色施工的理解也是单一的,还不能够积极主动运用适当的技术、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系统的思维模式、规范的操作方式从事绿色施工。 这是由于认知的不足,缺乏系统科学的制度体系,企业管理的水平低、成本较高等原因造成的结果。
(一) 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宣传,加强培训目前,人们对绿色建筑的认识仍然不足,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中, 对施工阶段可持续发展更加缺乏重视,而对绿色施工意识的加强,离不开生态环保意识的加强。 在基础教育中,应进一步提高公众绿色环保意识; 在继续教育中使工程建设各方正确全面理解绿色施工,充分认识绿色施工的重要性;强化建筑工人教育,提高建筑企业职工素质,承包商进行有利于可持续的行为方面的教育,并使其从中受益。
(二)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注重既有土木工程的设施的再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则要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做到节能节地,并最大限度地发挥既有土木工程设施的作用。 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绿化,在夏季有效的降低灰砖墙表面温度, 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量; 可以使用节能保温型的多孔砖或复合墙体作为墙体材料,起到冬季保温隔热的作用;还可以太阳能、地下热能等新能源,减少不可再生资源的用量。
(三) 开发利用再生资源和绿色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国每年的施工建设产生的建筑垃圾达 4 000 万吨,产生的废混凝土就有 1 360 万吨,清运处理工作量大,环境污染严重。 外,我国是 20 年来世界水泥生产第一大国,而这本身是一项高耗资源、高耗能、污染环境的行业。 与其他材料相比,钢材和再生混凝土较为符合绿色建材标准,应当大力发展这样的绿色建材。
(四) 发展高新技术,应用结构的健康监测,实现可持续发展土木工程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或性能退化, 这将影响起承载能力和耐久性,甚至引发严重的工程事故,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产生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从建筑建成的一刻起,就要做好健康监测、修复和加固的准备。随着现代传感技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技术及结构动力分析理论迅速发展,人们提出了结构健康监测的概念,给土木工程的发展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结构健康监测系统通过在结构上安装各种传感器,自动、实时地测量结构的环境、荷载、响应等,对结构的健康状况的进行评估,科学有效地提供结构养护管理的决策依据,确保结构安全运营,延长结构使用寿命。通过发展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预警,在第一时间发现的建筑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复与加固,既避免可能出现的建筑事故,也可解决建筑过快老化损坏,及由此造成的大量经济、资源、时间上的浪费,实现建筑使用的可持续发展。
(五) 建立系统、科学的绿色施工法规和制度体系科学系统的法规、制度体系是推动绿色施工及其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尚未达到理性的自觉时,还需要靠政府部门的参与和引导以及相应法规的约束, 制定有前瞻性的市场规则和法规体系,形成强大的推动力。绿色施工的法规可以是环境保护法规的分支及文明施工管理的规定,它的制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行业、多学科的协商。应建立和完善利于推进绿色施工的制度,如:针对府投资的建设项目,可在招标文件中明确要求的承包商应在投标书中说明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并在工程承包合同中予以约束; 可提出承包商应通过 ISO14001 环保认证的要求;对于其他社会投资项目则可通过税收、奖励等制度促进绿色施工的应用;鼓励业主将绿色施工准则纳入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中,将环境等责任加入建造合同,并监督承包商加以遵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一项大资源被13 亿一除即变得微不足道,而一个小问题乘以 13 亿就成了大问题。我国的煤、石油、天然气、水、森林总量均居于世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却全部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人口、能源、教育、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所面临的四大严酷问题。 走可持续发展迫在眉睫。 而土木工程,也必当立足长远,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可持续发展是在不牺牲后代并满足其需要能力条件下,满足当前需要。 当然,可持续发展,绝不是一味地追求节省,而是要寻求一种最合理的中间状态,既要保证建筑有足够的创意,也要追求完美的技术经济指标,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 我们依旧要创造经典,但绝不能建立在挥霍金钱、耗费更多的资源、能源的基础之上。当代土木工程建设者,在传承前人辉煌成就的同时,不断进行创新改良,实现可持续发展。
[1] 严薇.土木 工程 项 目施 工管 理 与施 工 组 织 设 计 [M].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