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中国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中国未来的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指明了发展方向。在二十大报告中,“绿色发展”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引擎之一,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途径之一。
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近十年来,中国在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污染减少和绿色发展正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事实上,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特别是发展绿色能源方面,中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经济发展、人民福祉和环境保护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中国在不同领域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和改革,以全局视野布局经济发展,以期实现一个更加平衡、高质量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公共交通网和铁路运输网得到了显著发展,电动汽车市场呈指数级增长;许多燃煤发电厂已经实现重组,以便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中国还加大风能发电、光伏发电、水力发电和核能发电布局建设,加强对细颗粒物PM2.5和大气臭氧浓度的监测,城市的绿色空间成倍增加;与此同时,土壤、河流和森林得到了更好的保护,植被以百万级的数量显著增加。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为保卫蓝天净土和绿水青山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这些努力也正在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中国意识到,保护环境迫在眉睫,这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希望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将生态转型的重要性融入其中。中国于2018年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还设定了诸多中长期目标,例如在2030年之前实现碳达峰、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还在“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中强调,到2025年,非化石燃料应占其能源消费总量的20%以上。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制定了一揽子的措施和政策,通过激励措施和约束性政策鼓励企业参与,并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以期所有的单位和个人都能参与到环境保护工作中来。
近年来,中国在绿色能源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网站上发布的《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现状报告》,中国在2021年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额为1372亿美元,成为第一个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超过1太瓦(TW)的国家(这足够满足整个欧洲地区的用电)。2021年,中国的所有可再生能源的装机规模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这些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光伏、风能、水力发电、生物能源等。
这些都表明,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中国人民为防治污染和气候变化、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保护和恢复地球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所做的巨大努力正在结出硕果。中国的环境治理非常有效,她将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中,以全局的观念将生产、消费和回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量。
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将“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这是中国履行保护环境国际责任的体现。通过与其他国家在环境问题上的合作,中国不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方面,中国积极参加国际会议,推动各方达成共识。如2021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2021年10月在中国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以及2022年7月第三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中国的建设性提议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
另一方面,中国正在国际上积极采取行动。例如,2019年,中国发起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强调各国在合作落实重大项目如“一带一路”倡议时,须将可持续发展放在优先位置。2021年9月21日,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中,习主席重申,中国将加大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绿色低碳能源的支持力度,并不再在国外建设燃煤电厂。
这些都表明,中国希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通过推广绿色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其在国外开展的项目兼顾生态、符合严格的环境标准。
化石燃料不仅污染严重,而且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匮乏往往造成国家间的紧张关系,造成不稳定的国际局势,尤其影响到石油和天然气供应链,并可能引起各种危机。最新的例子就是,乌克兰危机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欧洲今天正在经历的能源问题。正因为如此,中国必须通过大规模开发清洁、可及、可持续的绿色和非化石能源,实现能源资源的多样化。
中国近年来的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模式及其取得的积极成果反映了中国的绿色发展之路:从“世界工厂”出发,力求成为“地球绿肺”之一。中国正以身作则,向其他国家伸出援手,与大家一起,共同解决我们时代的环境问题,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
(法)福佩吉(Peggy Cantave Fuyet)中国问题专家、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外籍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