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向污染宣战,相继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解决了一大批重大环境问题,使我国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国家颜值”越来越高,绿色发展按下快进键,美丽中国建设驶入了快车道。
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这次大会的报告将“美丽”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之一,并对“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规划了清晰的路线图,提出了我国推进绿色发展的重点任务,为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指明了努力方向。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我国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的贡献,就必须始终坚定不移地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绿色发展之路。
当前,从世界经济发展来看,已进入后危机时代,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新常态。大家知道,新常态的特定意义就是不确定性因素增多,世界经济运行目前还处在下行和衰退的高风险之中。所以必须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应对经济衰退、环境恶化和气候变化等多重危机的重要对策。这是全球性的共识。对于绿色发展,不仅仅是我们中国看得很重,世界各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给予高度重视。
2009年2月16日至20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第25届理事会会议暨全球环境部长级论坛上,与会成员国代表都提出了实现全球绿色新政的重要性和向低碳节能的绿色经济转型的紧迫性。这次会议呼吁各国实施“绿色新政”,并且指出,全球刺激经济方案的2.5万亿美元资金中,应有1/3用于发展绿色经济;同时还提交了一份报告,指出如果将7500亿美元、约合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1%用于发展绿色经济,将产生重要的多重收益,不仅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从长远看,还能够帮助人类应对粮食短缺、自然资源匮乏、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等威胁,找到应付的路径和办法。
相关研究资料表明,美国每投入10亿美元用于发展绿色能源,每年就可节省4.5亿美元开支。据测算,在2012年2020年间,政府每投入10亿美元用于发展绿色能源,就可创造3万个就业机会,同时每年减少6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绿色经济既是解决当前全球多重危机下经济发展困境和维持经济增长的一条新的发展之路,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之策。
据有关资料介绍,欧盟已在2013年之前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欧盟地区的“绿色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这笔巨款全部用于环保项目以及与其相关的就业项目,其中540亿欧元用于环保法规,280亿欧元用于改善水质和提高对废弃物的处理和管理水平。韩国提出未来4年投资约360亿美元用于一系列生态友好型项目,包括绿色交通网络、绿色家庭以及清洁韩国4条主要河流,可以创造96万个就业机会。日本强调要扩大绿色经济市场,对环境友好型企业实施零利率的贷款政策,就是从政策上要扶持、偏重、偏爱于绿色产业,推动绿色发展,提出了要创造100万个新的绿色就业机会。印度启动了全面的国家气候变化行动计划,大力投资风能、太阳能。由此可见,世界各大经济体和一些地区都已经开始实行绿色发展。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历了现代化起飞的初始阶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高速发展,经济运行进入了新常态。我们的经济要实现由高速向中高速转型,产业发展要尽快解决结构升级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各级党政都应高度重视,并切实将这一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
肯尼亚内罗毕会议之后,我国制定了预计投入5860亿美元、约合国内生产总值8%的刺激经济方案,用于推进绿色发展。
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推进绿色发展任重道远。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重点完成以下四项任务:
一是要完善绿色经济体系。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发展方式问题。发展是硬道理,绿色是硬要求。推进绿色发展,必须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切实改变过多依赖增加物质资源消耗、过多依赖规模粗放扩张、过多依赖高能耗高排放产业的发展模式,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新发展道路。
二是要构建绿色创新体系。绿色发展,离不开技术引领、金融支撑,需要绿色技术和绿色金融“双轮创新驱动”。我们必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环境保护深度融合,发展绿色金融,开发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强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的开发与利用,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加快形成新型生态产业体系。
三是要建立绿色能源体系。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量的24%,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今后,我们应继续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物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四是要养成绿色生活习惯。推进绿色发展,需要全社会同呼吸、共奋斗,需要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必须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绿色发展任务和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规划的六条绿色发展路径,我们要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早日建成美丽中国,必须采取以下强有力的措施。
(一)建立绿色经济体系,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广泛推行清洁生产,鼓励节能降耗,防范应对污染事故,构建低消耗、少污染的现代产业体系。实行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流通方式。积极治理铁路、公路、水运等运输污染,保障危险化学品运输和储存安全,限制高污染产品贸易,搞好资源再生回收利用,建立清洁、安全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实行环境标识、环境认证、绿色采购和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制度,推行垃圾分类和消费品回收,建立绿色、节约的消费体系。
(二)制定环境经济政策,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尽快出台绿色信贷、绿色投资等环境经济政策,把产品消费后的处置责任前移到生产阶段,从而激励生产者按照环境友好的理念进行产品设计、优化生产过程。通过制定引导性的财政和价格政策,引导企业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之路。国家对一些推广有困难的无污染、低耗能、利国利民的项目和产业,应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以充分调动企业生产“绿色GDP”的积极性。通过调整水、电、煤等资源价格,促进企业采取资源节约型的生产工艺。广泛开展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生态省(市)、生态示范区、环境友好型企业、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活动,使那些在推进绿色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融合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的地区获得荣誉和实惠。
(三)提高环境准入门槛,科学制定发展规划。要根据环境容量、资源禀赋和发展潜力,把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等主体功能区,制定不同的区域发展政策,根据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在一些特殊的地区,要实行环境优先。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环境标准的要求,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经济政策、建设项目等进行严格的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容量不足和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控制计划的地区,严格限制有污染物排放的建设项目的新建和扩建。
(四)加强环境保护执法,杜绝污染事故发生。依法关闭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排放污染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和个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决不搞下不为例。要使《环保法》成为真正带电的高压线,若谁敢碰就要让谁付出惨痛代价。要围绕水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土地污染防治、城乡环境保护、核与辐射环境安全和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环境问题等重点任务,严格执法。要把排污量较大的企业作为监督管理重点,根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核发排污许可证;对超标排放、超总量排放的,必须实施限期治理,削减总量;对符合有关规定的,要依法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各级环境监察机构应根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把重点监控企业作为执法监督的重点,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现场执法检查,防范污染事故发生。
(五)落实领导环保责任,合理提拔使用干部。把环境保护前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阶段。在经济决策过程中强化环境保护的把关和引导作用,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专家论证和群众评议,必要时可实行环保“一票否决”。建立完善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责任制,制定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考核及问责制度。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资源环境严重破坏的要记录在案,对领导干部实行终身追责,在岗的不得让其转任更加重要的职务和提拔使用,已经调离或退休的也要严肃追责。让那些只重经济发展指标不重环境保护的干部“靠边站”,让那些始终坚定不移地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绿色发展之路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
(六)大力推行绿色消费,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党政机关要带头采购低碳产品,优先使用节能和环保标志产品,从节约一度电、一张纸、一杯水做起,为其他单位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起好绿色消费的示范作用。同时,要减少居民家庭使用能耗。在城乡居民家中,大力推行安装节能型灯具和节电控制装置,教育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节能降耗,从节电、节油、节气等点滴做起,减少日常生活消费中的能量耗用,减少使用一次性生活用品,尽量少产生生活垃圾。要降低出行交通能耗。倡导居民出行尽量选用低排量、低污染、清洁环保型的机动车,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尽量减少私家车使用;多考虑结伴同行或“拼车”,短距离办事最好选择骑自行车或者步行。要节约休闲场所能耗。在剧场、商场、健身房等非工作场所进行各种休闲娱乐活动时,坚决不搞以高耗能、高碳排为代价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尽量减低二氧化碳排放。总之,要积极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坚决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努力建设环保型、节约型社会。(南充市嘉陵区政协常委 余培发)
除夕,文琪独自在家翻看相册,就在她感慨于“团圆”的不易时,家人们的归来点燃了节日的氛围。文琪想,如果…[详细]
为了实现理想,文琪前往国外参加演出,却因此和家人产生分歧。在演出的前一天,文琪仍然无法专心投入训练,…[详细]
凤霞和女儿出游时,女儿突发妊娠反应,凤霞开车前往百公里外的省城医院。女儿痛苦的状态让她陷入惨恻的回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