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一带一路”倡议是习主席结合新的历史条件,继承和发展丝路精神,提出的推动沿线国家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重大倡议。9年来,“一带一路”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持续推进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已经由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安全形势动荡不安,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一带一路”建设呈现出的强大韧性与活力,为各国抗击疫情、经济社会复苏、增进人民福祉注入宝贵力量。实践证明“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为完善全球治理拓展了新实践,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一带一路”是一条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增长之路。我们愿同合作伙伴一道,大力弘扬丝路精神,以团结战胜分歧,以合作替代对抗,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将为民众增进相互理解与互信、促进民心相通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希望与会的各国媒体代表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交流互鉴,更加全面、客观报道“一带一路”建设给各国带来的积极变化,共同讲好“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
我们愿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一道,努力实现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给质量、更高发展韧性,汇聚最广泛力量,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丝路连接世界,媒体和合发展。“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自2014年举办以来,影响不断提升,成效日益凸显。我们倡导发起《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等,签署“数字丝绸之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建立“丝路电商”双边合作机制,推动网络文化交流互鉴,“数字丝绸之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果。
讲好丝路故事、凝聚各方共识、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需要各国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贡献力量。
一是坚持正确价值取向,促进网络内容繁荣。高扬时代主题,善用网络媒体,充分发挥正面引领作用,深化网络内容建设,积极传播“一带一路”的好声音、正能量,在网络空间汇聚起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的强大力量。
二是顺应技术变革大势,引领网络传播潮流。推进传统媒体数字化创新、网络化转型、智能化再造,推动媒体融合发展,积极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产品策划、制作、传播全过程,使“一带一路”媒体发展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活力。
三是促进网络空间清朗,建设美好精神家园。推动网络媒体坚守社会责任,以道理服人,以真情感人,以故事动人,不断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传统之间的价值认同和文化可译,为广大网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精神家园。
四是深化国际交流合作,推动网络文明互鉴。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下,我们愿与各国政府部门、媒体机构、专家智库等深化协作,分享在网络媒体发展和网络内容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实践,促进网络文明互鉴。
共建“一带一路”是习主席深刻洞察时代发展大势提出的宏伟倡议,是新时代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探索和新实践,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第一个全球性、大规模、全方位国际经济合作倡议。自2013年倡议提出以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务实合作,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巨大成就。
一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搭建了重要实践平台。共建“一带一路”顺应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的共同愿望,致力于携手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长期性、根本性挑战,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的生动实践。二是为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贡献了中国智慧。共建“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大势,在广泛协商、凝聚共识的基础上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展示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责任担当。三是为扩大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探索了全新道路。共建“一带一路”以互联互通为鲜明特征,不断深化“五通”务实合作,极大促进了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有力拓展了世界经济合作新空间。
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征程上,媒体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积极参与者和奉献者。媒体是宣介共建“一带一路”理念内涵的重要力量,是筑牢共建“一带一路”民意基础的重要桥梁,也是展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的重要窗口。我们真诚期待国内外媒体更加积极深入地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凝聚广泛共识,传递时代强音,共同谱写“美美与共”的华彩乐章。
习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提出,要将“一带一路”建成创新之路,并宣布启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技部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指示精神,推进“创新之路”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人文交流机制,促进科研人员和青少年科技交流。支持3000余人次青年科学家来华开展短期科学研究,为共建国家培训科技人员13500余人次,举办“创新中国行”“青少年创客营”等活动,支持成立“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
二是建设“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加速创新要素对接共享。支持国内各类科技创新主体与共建国家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面向民生科技领域和全球性挑战问题开展科研合作,推动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带动共建国家科技创新能力提升。
三是夯实科技园区合作,推动和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创新集群。与部分共建国家建立科技园区合作关系,培训科技园区与孵化器人才,举办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结合各国科技和产业发展实际共同支持实体合作。
四是发挥技术转移先导作用,推动更多创新成果惠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共建区域技术转移平台,支持共建国家建立完善技术交易市场,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组建技术转移南南合作中心,有力推动先进适用技术成果在共建国家转移转化。
下一步,科技部将按照习主席提出的“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目标要求,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科技力量!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认真贯彻落实习主席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与沿线国家主管部门开展发展战略对接和产业政策交流协调,促进基础设施联通,务实推进合作项目,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畅通数字之路。推动通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持续扩容升级陆缆和海缆,支持各国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会同国际电联等国际组织,为沿线国家开展援助项目。二是拓宽产业之路。搭建高水平合作平台,推动建设金砖国家创新基地,建立上合组织工业领域合作机制,支持各国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产业链合作,落实重大项目。举办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等活动,支持国内外企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红利。三是守护健康之路。面对新冠疫情,中国与沿线国家守望相助,全力供应医疗物资。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包括沿线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提供20余亿剂疫苗,与多国开展产能合作,提升疫苗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并在新冠治疗药物方面加强合作。四是铺就绿色之路。积极支持先进适用技术在沿线国家转移转化,推动开展绿色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合作。众多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企业扬帆出海,为沿线国家带去清洁能源和绿色希望。
我们将继续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业、信息通信业主管部门加强政策交流,推动技术标准对接互通,推进国际海陆缆等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与各国分享发展机遇,实现互利共赢。
交通是经济的脉络和文明的纽带。习主席高度重视交通互联互通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关键是互联互通”。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年来,“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并不断完善,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发挥了先行引领作用。
9年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硬联通”扎实推进,中老铁路、蒙内铁路、中巴经济走廊“两大”公路等相继建成通车,打通了国家间互联互通新通道;交通运输领域规则标准“软联通”成果丰硕,签署多项国际道路、海运、航空等运输协定,“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的创办,搭建了全球交通合作新平台;交通运输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心联通”持续深入,中欧班列、中欧陆海快线有效服务沿线各国经济发展,拉动当地就业,促进人员流动交往。
我们将加快建设面向全球的交通网络,持续推进铁路、公路、航道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提高铁路、海运、航空全球连接度;着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合作环境,鼓励交通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国内运输市场合作,积极构建合作、共赢、互补的国际物流供应链体系;继续深化多层次多领域交通国际合作,促进交通运输政策、规则、制度、技术、标准“引进来”和“走出去”,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愿继续与各国媒体携手合作,共同讲好共建“一带一路”交通故事,为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013年,习主席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合作倡议。9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2013至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万亿美元,双向投资超过2300亿美元,对沿线国家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近7300亿美元。
今年上半年,“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克服疫情、全球通胀、产业链供应链不畅等困难挑战,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合作规模持续扩大,与沿线.5个百分点;对沿线%,高于总体对外投资增速4.1个百分点。一批项目落地实施,雅万高铁、匈塞铁路等重点项目有序建设,一批“小而美”项目陆续落地,与东盟国家共建经贸创新发展示范园区稳步推进,中新共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合作规划编制实施。多双边合作不断深化,中非合作论坛“九项工程”全面落实,金砖国家第十二次经贸部长会议、中国—中亚经贸合作论坛等成功举办。自贸区网络逐步完善,中国—柬埔寨自贸协定、中国—新西兰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正式生效,与尼加拉瓜达成自贸协定早期收获安排,启动与厄瓜多尔自贸协定谈判。
商务部将深入贯彻习主席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巩固合作基本盘、拓展合作新领域、打造标志性项目、强化合作平台作用,推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不断走深走实,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有力支撑。
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共建“一带一路”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果。作为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国资央企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中央企业参与建设“一带一路”沿线个,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等领域,承担了众多具有示范性和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工程。一大批重点项目取得累累硕果,中国建筑埃及新首都CBD标志塔主体结构封顶,中国远洋海运比雷埃夫斯港二期股权顺利交割,中国中铁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建成通车,中国三峡集团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三大电信运营商海外服务网络遍及40余个国家,铺设出新型基础设施的“高速路”……这些项目的投资运营和持续发展,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崭新活力,为沿线国家社会发展注入蓬勃生机,为改善当地民生、促进民心相通作出积极贡献,有力印证了“一带一路”是造福世界的“发展带”,是惠及各国人民的“幸福路”。
国资央企在以实际行动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同时,积极讲述共建“一带一路”故事,为“一带一路”凝聚更多共识、争取广泛认同。一是积极担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打造精品示范工程,为讲好“一带一路”故事筑牢坚实根基。二是守正创新,适应国际传播规律,改进传播手段方式,为共建“一带一路”凝聚广泛共识。三是携手共进,广拓“朋友圈”,推动文化交融互鉴,为共建“一带一路”搭建沟通桥梁。
6月30日,满载货物的中欧班列(成渝)在重庆团结村中心站顺利发车,开往欧洲。目前,成渝两地中欧班列累计开行量已突破2万列,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是“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理事会成员,我有幸参加过首届理事会议,对习主席向会议所致重要贺信记忆犹新。在中国的领导下,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我们认为,这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典范。
今天的世界,仍面临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挑战,很多地方局势不稳定。世界各国人民不仅需要充足的食物和必要的安全,也需要充分信息沟通。我们相信并期待,数字联通能让非洲河流上的渔民与全球消费者建立联系,让非洲大陆上的农民与其他国家的购买者相互连接,让全球各地的人们彼此联系。
“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将有助于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互联互通,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各国和地区间合作,也有助于来自不同地方的人民分享客观、真实的信息。互联互通,需要客观真实的信息。信息交流有助于加强彼此联系,促进人们沟通合作。我们需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加强人文合作,交流思想和经验。世界已经走到一个关键路口,我们必须把握机会,加强国家间、媒体间的联系,共同塑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一个多极化的世界应是各国彼此鼓舞、众志成城、携手共进、为全人类福祉而奋斗的世界。这也正是共建“一带一路”所倡导和实践的。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已有9年,现在来看,这一倡议无疑是有胆识、有气魄的。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大批项目得以实施,有越来越多国家加入这一宏伟的合作倡议中来。
在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深刻变化、人们心中充满不确定性的今天,共建“一带一路”具有特殊的意义。它让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期望迎来一个更公平的世界、更平等的贸易关系以及更清晰可预测的未来。
媒体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我坚信,媒体能够发挥创造力,能够给人们带来希望,就像那些修建道路、交通走廊等基础设施的人们一样,能够让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民众对未来充满更加美好的向往。期待所有的与会嘉宾都畅所欲言、交流观点,希望共建“一带一路”取得更多丰硕成果!
历史上,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绸和瓷器销往西方,西方的物产运入中国。经由这条道路,东西方实现贸易联通,文明互鉴。如今,我们看到,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为推动中国与亚洲、非洲、欧洲、拉丁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区在经贸、文化等多领域扩大交流,实现共同繁荣作出巨大贡献。共建“一带一路”与韩国等国的倡议和发展规划有许多契合点,我们期待,共建“一带一路”能够进一步同各国发展规划对接,更好地发挥协同效应,让参与者创造更多共同利益,让东北亚地区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共建“一带一路”过程中,媒体的作用非常重要。东北亚各国媒体应立足于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对话与协作,展现东北亚共同繁荣愿景,推动各国与地区间的交流与交往不断加深。
当前,全球发展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粮食和能源安全等诸多挑战。中国有个成语叫“同舟共济”,如果世界各国都能包容互惠、齐心协力,就能携手渡过难关,共同推进可持续发展。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了互联互通,加强了国家和地区间的双边与多边合作,为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额创新高。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下,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不断深化。对新加坡而言,共建“一带一路”是建设性的合作机制,我们积极参与,也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新加坡和中国在设施联通、资金融通、第三方合作、专业和法律服务等诸多领域携手共进。
近年来,全球形势风云变幻,地缘政治加剧地区分歧,新冠肺炎疫情和地区冲突给世界带来更多不确定性。此时,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促进地区及全球发展,加速全球经济复苏,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新的国际陆海通道将中国西部和东南亚各国联系起来,促进区域投资,激发贸易潜能。一直以来,新加坡发挥自身优势,支持共建“一带一路”,与伙伴国家达成合作或开展第三方合作。
媒体在促进沟通理解、加强全球互联互通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新报业媒体集团旗下的《联合早报》,不仅是东南亚与全球华人沟通的桥梁纽带,也正通过纸质媒体、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等平台,公正客观全面地报道亚太地区的发展。各国媒体应当积极创新有效沟通信息的方式,深化读者对媒体的了解和信任。
媒体和信息是不同文明间沟通了解的桥梁。当前,媒体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各国媒体应彼此分享客观、真实的信息,避免错误信息和虚假新闻,推动实现更深层次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的建立有助于各家媒体在重点领域形成协同效应,满足各自报道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拉丁美洲通讯社已成为古巴互联网访问量最高的媒体网站,并且在全球网站点击量排名中也名列前茅。我们更加确信,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平台和社交网络,用科技和多媒体来更好地呈现新闻报道是必要的。我们需要发挥创造力、独创性、适应性,以应对新型通信技术、互联网上高效反馈和评估带来的种种挑战。
习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为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指明了方向,也为更好地应对疫情和开展更广泛的合作开辟了道路。联合了全球超过200家媒体机构的“一带一路”新闻合作联盟,为向受众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务、为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走实作出了应有贡献。我们期待向中国和其他国家媒体学习发展经验,在交流互鉴、合作互利的基础上,为世界各国媒体提供多种服务。我们深信,广泛的共同利益和面临的相似挑战,将使我们变得更加团结。
我们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视为古丝绸之路的延续,更视其为中国推动实现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的良好体现。埃及始终走在与中国共同发展的道路上。2014年,埃中关系上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两国1956年建交以来的关系推向高峰。埃及总统塞西高度重视埃中关系,始终全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三年前,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塞西表示,“一带一路”建设与埃及优先发展经济、推进工业化、加强经贸合作、密切商业往来和金融一体化、促进人文交流的努力方向相契合。
当前,中国已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作为埃及乃至阿拉伯世界影响力最大的报纸之一,《金字塔报》高度认同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性及其对埃及发展的推动,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媒体支持。未来,《金字塔报》将继续把报道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视为己任。
共建“一带一路”将开辟一条通往更好未来的道路,这条路是中国与各国一起用和平与合作铸就的,这条路也将给我们带来机遇与希望。我们相信,共建“一带一路”必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并推动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缅甸通过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这不仅有利于缅甸的发展,也有利于地区的繁荣。在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缅经济走廊及计划建设的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都将为缅甸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中国是第一个对缅援助疫苗和制氧机、防护服、检测试剂等抗疫物资的国家。此外,缅中合作在缅建厂,灌装生产新冠疫苗,造福了缅甸和缅甸人民。疫情防控期间,媒体也积极参与了疫情防控和相关报道工作。我们履行媒体职责,促进信息交流,以多种方式呈现报道,帮助民众更加深入了解疫情防控工作。
媒体是不同国家人民间沟通的桥梁。本次论坛的主题“聚焦全球发展深化互联互通”,在当前形势下具有重要意义。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信息交流,以及新闻业务、商业和技术交流的过程中,媒体在提供准确新闻、促进地区和国家间相互了解、增进友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促进了国与国之间关系发展。未来,希望我们继续团结一致,增进交流与互动,共同应对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挑战。
在习主席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一带一路”这颗梦想的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促进合作和发展的参天大树,开辟出一条通向共同繁荣的机遇之路。
因为“一带一路”,中欧班列奔流不息、织线成网,希腊海港、塞尔维亚钢厂重新焕发生机,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老挝人民有了联通外部世界的现代化铁路,不少地方的人们第一次喝上干净的水、用上安全的电、看到不同地区的电视节目……
9年来的实践充分表明,“一带一路”是造福各国人民的“富裕带”、惠及千家万户的“幸福路”,已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展现出越来越强劲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特征更加明显,媒体在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上肩负着更为重大的使命责任。我们应当强化互信合作、凝聚共识合力。新华社愿与海内外同行齐心协力、共襄盛举,大力践行丝路精神、讲好丝路故事,聚焦共建实践,培育繁茂多姿的“故事树”;促进文明对话,当好民心相通的“连心桥”;坚持互利共赢,构建媒体合作的“大舞台”,助力更好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当前,全球发展面临交流受阻的新挑战。作为桥梁和纽带的媒体,需要率先寻找新的交流方式,为深化互联互通发挥更大作用。
面向发展多做沟通理解的工作。习主席在全球发展倡议中,阐释了当今时代发展的内涵,提出了发展的主题和问题。发展是取长补短的共同发展,也是互惠互利的共享发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汇集了不同的文明形态,包括了各种制度和发展模式。这些年的合作说明多种文明形态可以相互包容,各种制度可以互利共赢,不同发展阶段可以交流互鉴。作为媒体,我们应该真实地展示这种求同存异、兼顾各方的发展现实。
用好新传播渠道,更好发挥媒体的作用。互联网突破了语言和传播两大障碍,使国际传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专业媒体应该更好地跟上技术发展步伐,顺应受众需求,以不变的新闻报道原则和顺势而变的新渠道、新表达方式,重塑兼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信息主渠道,为全球发展营造健康的氛围。
在推动发展中实现媒体自身发展。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组建后,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向原创音视频制作发布的全媒体机构转变,并推动“5G+4K/8K+AI(人工智能)”布局,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了传播能力,也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总台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愿意和媒体同行、各界朋友拓展合作,形成共同发展的合力。
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持续走深走实,取得了巨大成就。中核集团始终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深化国际核能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创新之路。创新是核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批4台机组全部建成投运,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成功并网发电。集团还大力推进科研院所改革,深化与清华大学、西安交大等高校协同创新,设立多个海外研发中心,打造核工业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坚持安全绿色发展,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绿色之路。目前,中核集团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5台、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1台。所有核电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核电运营绩效保持全球领先。巴基斯坦K2/K3“华龙一号”机组每年提供清洁电能约200亿千瓦时,可以满足当地超过800万户家庭的全年用电需求,减排效应相当于植树造林1.4亿棵。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助力“一带一路”建设成为繁荣之路。中核集团与“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建立了合作关系。巴基斯坦K2/K3“华龙一号”机组的多台重要设备实现本地化制造供货,创造了一系列就业岗位。集团向有关国家捐赠大量防疫物资,援建一系列基础设施,支持发展教育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了重要贡献。
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清洁能源合作,是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作为能源领域央企,国家电投全力推进清洁低碳转型发展,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截至7月底,国家电投电力总装机突破2亿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突破1.26亿千瓦,占比超六成。
近年来,国家电投积极参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以清洁能源投资和技术合作为抓手,持续研发先进能源技术,不断探索“新能源+”产业模式,加快“走出去”步伐。截至7月底,国家电投境外业务涵盖46个国家,其中“一带一路”沿线个,投资运营总装机达到378万千瓦,在建104万千瓦,为项目所在国家的能源稳定供应和低碳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全球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正在深度调整,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不断加速,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任重道远。我们将与同行企业一道,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努力提供清洁能源投资服务,共享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等多元化清洁能源发展模式,深化能源共建领域的合作共赢,共同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走深走实,共同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大助力。
中建集团坚定不移、全力以赴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在沿线多个国家探索建立合作对接机制,努力实现高水平合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精准把握机遇,筹划重大工程,努力提供高品质的建设服务。在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我们创新运用先进的规划设计和智慧建造理念,项目施工以来创下了当地建筑史上多个纪录。
二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努力为沿线国家守护绿色家园。在文莱,我们在淡布隆跨海大桥施工中创新建造工艺,解决了原始森林、沼泽湿地方面的环境保护难题。我们将绿色理念融入“一带一路”各类项目投资、规划、设计、建造、运营的全过程中,助力所在国家生态环境保护。
三是坚定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提升沿线国家民众的获得感。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我们始终坚持属地化经营、本土化运营,每年直接提供就业岗位5万余个,大量采购当地原材料,与当地分包商合作,带动了上下游产业共同发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们向海外派驻医疗组和工作组,主动为当地居民提供医疗服务、捐赠防疫物资,获得了属地政府和使领馆的高度肯定。
四是坚持做好海外传播工作,努力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目前,我们已经在20个国家有序推进海外传播工作,通过企业的自觉行动,向当地民众展现真实的中华文化、中国精神。
经过9年的广泛深入实践,“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中国能建作为全球知名的电力行业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和基础设施投资承包商,先后签约了一批沿线标志性项目。
目前,中国能建业务遍及140多个国家,国际业务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签约额在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中位列前五。近5年,中国能建在“一带一路”沿线亿元,占我国企业签约比重超过10%。
服务“一带一路”绿色能源合作。系统研究解决全球能源电力领域的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创新性、风险性问题,推动传统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间的关系变革,将其转变为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低碳的友好关系。
推动能源电力低碳转型。从能源供给低碳化、能源消费电气化、新型能源技术产业化等方面,提供一系列原创性观点、变革性路径、突破性方案。
推动能源融合发展。创新实施能源与其他行业的跨界融合,能源与大数据、资本等方面的要素融合,能源产业链、价值链上下游之间的产业融合,国际、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区域融合。
支撑能源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强化科技创新在新型电力系统发展、传统电力低碳发展、零碳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支撑引领作用。
我们将持续深化国际能源交流合作,共建国际合作共赢的生态圈。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融进去、达到充分的一体化,中国能建努力以更多合作成果惠及当地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