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体育app能源绿色转型先锋: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工业碳达峰”优秀企业系列报道二十一
摘要: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能”)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集电源开发和经营、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金融、煤炭、交通运输和环保等业务于一体的能源电力公司。截至2022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2亿千瓦,年发电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近年来,中国华能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和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进企业绿色转型,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2022年成为首批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经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领导同志后,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自2022年起,从遴选示范、调查研究和宣传培育等三个维度开展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研究工作,找出并宣传推广企业优秀成果与案例,助力工业领域更好地开展碳达峰工作。
根据工作计划,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将在有关部委、部分地方政府和行业组织的支持下,持续做好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研究工作,在2022年已经发布的42家首届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基础上,到2025年累计找出300家,到2030年累计找出1000家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现将调研过程中了解到的一些优秀企业成果和案例进行系列报道,为各地方、行业、企业做好工业碳达峰工作、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华能”)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集电源开发和经营、电力(热力)生产和销售、金融、煤炭、交通运输和环保等业务于一体的能源电力公司。截至2022年底,发电装机容量超过2.2亿千瓦,年发电量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近年来,中国华能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和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推进企业绿色转型,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积极贡献,2022年成为首批中国工业碳达峰“领跑者”企业。
加强战略统筹。中国华能以国家能源战略为指导,把优化发电结构、转变业务布局作为主要发展任务,先后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科技创新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落实“双碳”目标推动公司中长期能源发展工作方案》,加快构建新能源、核电、水电“三大支撑”。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发展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建设多能互补大型综合能源基地。持续优化煤电发展,从电量型向电力调节型电源转型,深挖供热潜力,建设智慧热网,服务民生保障。积极拓展储能、氢能等技术应用,向社会提供清洁化多元化用能服务。
确定绿色转型时间表路线图。中国华能提出“领跑中国电力、争创世界一流”战略愿景,制定“两步走”战略安排。“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新能源装机8000万千瓦以上,力争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
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五个并举”,即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上与海上并举、就地消纳与外送消纳并举、单品种开发与多品种互补并举、单一场景与综合场景并举的发展思路。发展布局上,突出“三线一带”。北线着力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开发,东部沿海继续推动海上风电和核电发展,西南重点推进水风光一体化,中东部建设分散式、分布式连片发展带。近年来,新能源核准(备案)容量、发电量等指标连创历史最好水平,新能源装机已超过5000万千瓦,实现三年时间规模翻番。
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构建澜沧江全流域一体化开发格局,推进我国西南战略性水电开发前期工作。“十三五”期间,在澜沧江等流域建成8座水电站。黄登水电站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十四五”以来,加快推进澜沧江、大渡河等流域水电项目开发和建设,形成“建成一批、启动一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建设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安全特征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山东石岛湾高温气冷堆于2021年12月成功并网发电,目前已实现双堆初始满功率运行。工程突破了核电领域多项世界性、行业性“卡脖子”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仅首次使用的设备就有2200多台(套),在全球核电技术领域实现“中国引领”。开工建设“十四五”我国首个核电项目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加快推进山东石岛湾、福建霞浦压水堆核电前期工作,形成“石岛湾、昌江、霞浦”三大沿海核电基地发展格局。
探索多能互补开发新模式。开工建设国内首个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大型综合能源基地甘肃陇东能源基地,目前600万千瓦新能源、配套200万千瓦调峰火电正在加快建设,计划“十四五”期间全部建成投产。沙戈荒大型风光基地开发项目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南部基地获得国家核准,新能源建设规模达到1200万千瓦、配套调峰火电400万千瓦。澜沧江西藏段、澜沧江云南段等多能互补基地纳入国家“十四五”电力发展规划。
电源结构调整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中国华能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41%。近五年,中国华能向社会提供绿色电能超过8500亿千瓦时,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3亿吨。
全面推进煤电节能升级改造。制定《煤电节能升级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集成应用21大类、146项节能降耗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电节能升级技术路线。大力实施超低排放和供热节能改造。煤电超低排放机组占比达到99%,百万千瓦煤电机组发电煤耗降至249.7克/千瓦时,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供热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成为全国最大的民生供热企业。
加快煤电灵活调节技术创新。面对新型电力系统的调节要求,中国华能开发低成本快速启停、爬坡和应急备用技术,实现火电机组热电灵活联供与智能控制。与2017年底相比,中国华能灵活性机组改造容量新增1100万千瓦,有力支撑了新能源大规模高效开发利用。河北上安电厂机组实现深度调峰至10%额定负荷稳定运行,达到全国同类机组领先水平。
图 3 我国首座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机组电厂华能玉环电厂
打造煤电清洁利用升级版。积极实施生物质、城市固体废弃物、污泥耦合发电项目,实现就地取材、回收利用,推动煤电从电力保障设施向生态环保平台转变。目前,中国华能形成两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污泥垃圾耦合发电技术路线,在湖南岳阳、天津杨柳青等电厂示范应用,日处理污泥能力8000吨。
布局新兴绿色产业。成立华能长江环保科技公司,开展节能降耗、废水治理、海水淡化等环保改造业务,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高效率光伏组件研制,牵头成立国内首个“钙钛矿光伏技术创新联盟”,加快推进钙钛矿光伏关键技术突破及商业化应用。积极布局氢能产业,在吉林省白城市建成国内最大的离网风电制氢项目,在江苏省苏州市建成世界单槽产能最大的碱性制氢水电解槽,每小时制氢可达1500标准立方米。
加快数字化赋能。建成国内首个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平台和首个千万点秒级国产实时新能源数据平台华能新能源智慧运维系统,获得2022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目前,已与中国船舶、中国海油、东方电气集团等13家中央企业的22个项目签约运维服务,推动央企新能源产业质量效益提升。建设智慧电厂,实现电源自动采集、智能分析与灵活控制,促进清洁能源智能发电与友好并网。推进智慧矿山建设,建成伊敏露天矿、核桃峪煤矿、魏家峁煤矿等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建立大宗商品智慧供应链系统华能智链,汇集6000余家电力上下游企业、20万余家认证服务商,提供涵盖风电、光伏、水电和火电等领域10多种大类、70多万种物资的供应链综合解决方案。
加强碳资产经营管理。制定企业《温室气体减排管理办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成立华能碳资产经营公司,以资产视角对碳资产进行专业管理。推进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开展火电机组碳盘查,建立公司碳排放清单。强化碳排放数据管理,建设碳排放管理信息化平台。积极参与地方碳市场试点和全国碳市场建设,如期完成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交易履约。成功发行首批碳中和绿色债券,落地全国首单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在满足火电企业融资需求的同时为企业盘活碳资产探索新路径。
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建立需求牵引、产学研用协同的技术攻关机制,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共建联合研究院,支持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以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和西安热工院为核心,成立核能技术研究院、水电技术研发中心和煤炭技术公司等研究机构,建立主业板块全覆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研发主体,形成总部顶层设计、产业(区域)公司与科研单位共同实施的科技创新体系。2021至2022年,西安热工院连续两年被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评定为标杆级“科改示范企业”。中国华能在能源央企中成立首个碳中和研究所,开展碳中和战略方向、演进规律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基础研究。聚焦科技自立自强,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2年研发投入强度较2019年增长约80%。
取得丰硕创新成果。在绿色低碳领域,中国华能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79项、实用新型专利4334项,发布国家标准4项、行业标准31项、团体标准13项,获得省部级一等奖15项、中国专利奖8项,获得2021年度中央企业专利质量评价结果A级,是发电行业央企中唯一进入A档的企业。成功攻克火电分散控制系统(DCS)等“卡脖子”技术难题,研制出国内首台5兆瓦(高速永磁型)和7兆瓦(直驱型)国产化海上风电机组。大面积(3500m2)钙钛矿光伏电池效率超过18.5%,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建成投产我国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唯一国家示范项目江苏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高效灵活煤电及CCUS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国家首批“全国重点实验室”。全力打造海上风电和CCUS原创技术策源地,牵头组建海上风电、CCUS、650℃高温材料和电力基础设施网络安全等5个创新联合体。成功研发国际首创、华能原创的煤电烟气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技术(COAP)。
图 5 华能“低温法污染物一体化脱除技术(COAP)研发和中试验证”项目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持续深化与西门子、GE公司、法国电力、壳牌集团和道达尔能源集团等合作伙伴的交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领域合作,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交流新格局。积极参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鳌亚洲论坛、世界生物多样性大会、第十八届东盟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等多项国际组织活动,正式加入全球可持续电力合作组织(GSEP),在高层次合作平台上有效提升企业国际知名度。
稳步推进国际化发展。健全完善“一体两翼”国际化平台,设立英国、巴基斯坦、缅甸、柬埔寨、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哈萨克斯坦共7个境外代表处。秉承“建设一座电站,带动一方发展”的理念,积极融入项目所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福当地百姓,打造民心相通的典范项目。巴基斯坦萨希瓦尔电站荣获巴基斯坦环境与健康论坛环保卓越奖、巴基斯坦国家电网可靠电站奖。英国门迪一期储能项目荣获英国中国商会杰出贡献奖绿色合作奖、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与自然共生类”优秀案例。
不断深化国际标准合作。推动设立IEC在中国首个分支机构IEC国际标准促进中心(南京),积极参加IEC管理层会议、中国东盟国际标准化论坛、亚太标准化大会等国际标准化会议。设立国际标准项目专项资金,支持相关单位参与水电、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国际标准制修订,成功发布《热电联产发展报告》《金属与合金的腐蚀-消毒剂腐蚀试验方法-全浸法》等11项国际标准,主导编制IEC白皮书2部,立项编制国际标准18项,培育国际标准28项。
中国华能将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以碳达峰碳中和为工作总牵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中当先锋作表率,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华能力量。(来源: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微信公众号)
3月8日,在第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举办的氢能装备论坛上,中国工业气体工业协会氢气专业委员会专家组专家、汉兴能源董事长兼总经理纪志愿分享了我国氢能源相关技术状况和发展前景。纪志愿表示,当前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国家积极引导氢能产业健康发展,未来将在氢的制、储、运、加等各环节逐步突破。